來源: 北京青年報 2006年1月資料
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金越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采訪,透露了即將到來的春節晚會的一些“內幕消息”。
■“我擔綱總導演最大的感受,就是知道了這臺晚會要給老百姓什么,讓他們滿足什么。也就是如何確定節目內容,傳達什么樣的生活和情感。認清這一點,剩下的就好辦了。”為此金越提出“開門辦晚會”的思路,先后搞了“新年新希望”、“春節晚會歌曲征集”、“春節晚會零點方案征集”三個面向全國觀眾的征集活動,向全國觀眾要想法、要點子、要智慧。“這會帶來大量的素材,使創作有了目的和方向。另外一些觀眾寄來的歌詞和音樂作品用到了晚會上,使晚會的整體創作和節目內容受益匪淺。”
■“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為傳統,有著獨特的規律。這種規律就確定了晚會自身的品格、風格,就如同奧斯卡頒獎典禮,每年基本形式不應該有太大的變化,真正應該變的是內容。”
■“進入聯排階段,意味著絕大部分節目已經成形。但部分節目還要修改,還要通過幾次彩排來聽取觀眾的意見,等待他們的檢驗。節目隨時都會有變動,不到大年三十,任何一個節目也不敢說已經鐵定要上。”
■短信熱作為2002年的一大文化現象沒有被春節聯歡晚會忽略。金越說,在整臺晚會中會有四次和觀眾用短信互動,但互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仍要保密。除此之外,在零點時采取什么樣的節目形式,金越也不愿意透露:“最后用什么形式來填充這段時間還沒有確定。”盡管如此,金越介紹說,節目組曾在全國征集“零點方案”,并且得到不少好的啟發。
■春節聯歡晚會除了安排小品、相聲、歌舞等傳統節目外,還增加了小音樂劇、魔術、雜技、藝術舞蹈等新的形式,是歷屆春節晚會比較齊全的一次。“全場大約240分鐘,語言類節目大約占2/5,零點之前占一半以上,達110分鐘;戲曲、雜技和魔術有30分鐘,其余的就是音樂歌舞。”比較看重語言類節目的金越對這種安排評價道:“總體感覺應當不錯,而且在節目審查過程中也確實反響較好。”
■針對國內一些頗有名氣的演員沒有入圍春節晚會的現象,金越一語道破今年晚會的選拔機制:春節晚會選的是節目,不看名氣而是看他們的成績。“春節晚會節目選拔機制一直沒有變,有的演員沒上春節晚會,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種是沒有適合晚會演出的作品,另一種就是有自己的檔期安排。”金越透露,這次春節晚會將大量使用年輕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