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 |
老外北京街頭撒錢誘路人撿并伺機拍照(圖源:搜狐) |
原題:老外街頭撒錢誘人撿被路人怒斥險些被打
7月30日下午,一外籍男子在金臺路撒出大量硬幣,讓路人撿并伺機拍攝。此事激起民憤。有人指著撒錢的老外說:“你就是丟一百、一千、一萬,都沒人會撿!”最終,老外在眾人面前撿起自己撒在地上的硬幣,倉皇離開。
不需拔高無人撿錢的意義
就事論事地說,現場幾位中國人的義正辭嚴應該令人驕傲。但聯系到此事的一些細節以及其它相關事件,又讓人覺得此事并沒有什么特別意義。此事的細節,我以為有以下四個關鍵之點:一是撒錢者是一位老外;二是撒錢是一種故意行為;三是撒錢后立即要對撿錢者進行拍照;四是拋撒的都是硬幣小錢。由此,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撒錢的不是老外,而是中國人;如果錢掉在地上不是故意扔下,而是無意或無力保護而丟下;如果撿錢時沒有人專門拍照;如果落在地上的全是百元大鈔……情況又會是怎么樣的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被老外看扁的“乞丐行為”太多了。7月26日,上海的劉先生攜帶6000元現金去銀行存款,走到某路口時,裝現金的信封突然破了,60張百元鈔票瞬間撒落在人行道上。短短十多秒鐘,十多個路人不顧來往車輛,站在斑馬線上爭先恐后地搶錢,有人甚至跟著被風吹揚的鈔票一路小跑,還有人開著摩托車去追。盡管失主站在路邊大聲呼喊“我是失主”,但并沒能幫他追回散落的現金,反而使撿錢者加速逃離現場。最終,他只撿回3200元。
在外國人的鏡頭面前,在小錢面前,我們的氣節能保,為什么條件改變了,貪婪自私的本性就暴露無遺呢?因此,面對“老外街頭撒錢沒人撿”,不需拔高其特別的意義。(馬龍生)
不妨以鄙視姿態一笑了之
面對老外的金錢誘惑,路人都表現出了自己的氣節。不過,即使有人撿錢,也并不能說明什么,事實上,任何地方都有見錢眼開的人。然而,無論有沒有人去撿錢,那老外都已在異國他鄉丟盡了臉。如此“設計”,顯而易見是出于小人之心,充分暴露了其人格的低下。其實,老外也是由各色人等組成,有的依然戴著有色眼鏡,表現出一種骨子里的傲慢和偏見,有的甚至還有著明顯的惡意。然而,老外低估了國人的精神境界,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國人的自尊、自強和自信,早已今非昔比。
中國人曾經飽受外國列強欺侮,對老外不懷好意的舉動特別敏感。其實,對于如此上不了場面的下三濫把戲,過多的在意反而有可能成全了個別老外的作惡。因此,面對老外街頭撒錢,路人“義憤填膺,斥罵聲此起彼伏”,“有的群眾已經舉起了拳頭”,固然大長國人志氣,但作為和平崛起中的泱泱大國的公民,如果以一種鄙視的姿態一笑了之,更可體現出一種健康開放的強者心態。如此讓老外自取其辱,其實比斥罵更有力量。 (錢夙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