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舟
6月4日起,一名上班族在大河網大河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建議老年公交卡上下班高峰失效》,此帖一出引發了網友激烈爭議,某網的一項調查吸引了3739人參加,其中贊成老年公交卡在上下班高峰期失效的有2126人,占被調查人數的56.86%。(8月2日《鄭州晚報》)
當前,城市中的很多年輕人都認為,老年人退休在家,什么時候不能外出,非得在上下班高峰期間與上班族搶公交車的空間?然而,在筆者看來,這其實是一種出于利益和道德雙重自私的悖論。
公交車屬于公共交通資源,為全體公眾所有。老年人持老年卡乘車雖然不買票,但這是政府給予老年人群體的一種福利待遇,憑什么限制老年卡在某段時間內的使用?這豈不是相當于限制了老年人乘車出行的自由和權利嗎?難道就為了上班族的乘車便利?這也忒自私了。這種自私還不僅是表現在維護利益上,還體現于道德層面上———那么多老年人站在公交車里,年輕人是讓座還是不讓座?不讓,對不起道德;讓吧,對不起自己。出于這種“道德煎熬”,很多人自然就產生了“老年公交卡上下班高峰失效”的念頭。
誰都會有年老的時候。今天我們為了自己的“便利”提出限制老年人自由的“設想”,明天就會有下一代年輕人為如何限制我們的權利而“討論”。即便是拋開這一切不談,我們也不要忘記了,老年人起早貪黑地與我們一道“趕路”究竟是為了什么———他們在為誰接送孩子、為誰買菜購物、為誰四處操勞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