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紅與黑” 新華社發
|
西瓜注紅藥水,荔枝噴工業酸,大棗泡糖精水……市場怎么了? 社會誠信的相當一個方面是從“商”的角度體現的,“童叟無欺”的成語便是因商而“成”。而目前“商”的誠信度不得不讓國民大眾倍加警惕。從廠家到商場,從網絡銷售到郵購,從菜市到街頭小販,欺詐行為別出心裁,欺詐手段花樣翻新,讓消費者防不勝防!又何止是一個西瓜、幾樣水果?從米到面,從油到鹽,從肉到菜,乃至一杯純凈水,有哪一樣是老百姓真正放心、購買時不用掂量的? 果真就沒了辦法?不! 想當初,以上海資本家為主的囤積居奇擾亂市場,與新政權作對的勢頭比當今幾個奸商如何?硬是被治了!幾年前來勢兇猛、幾乎涉及全國行住坐臥每一個人、曾讓國人不寒而栗的“非典”比起幾個奸商又如何?同樣有治! 由此產生了幾個該問的問題:一是守土有責責在何方?二是能否讓制假、售假、欺詐者“賠”得心里滴血?三是從根本上治理假冒、偽劣、欺詐是不為還是不能?!最根本的問題是,制假售假欺詐是否有人假中分“臟”? 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