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題目感覺今天要說的話題很大,其實不大,我就以一個“青年”的身份,敘述一下自己在某時候的觀點。
很多人崇拜外國,哈韓,哈日,哈美,哈什么的都有,就是對我們的中國沒有興趣,經常拿我們國家的某些事情做反面教材,很多方面,大從經濟,文化,經濟,小到人與人的交流,工作方法,設計風格,等等。都是“看人國外人的就是好”。
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的國家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即使我們倒退了一段時間,但是進20年的發展是令人驚嘆的,從那個時候過來即出生在60年代的人,都會感覺從浩劫中走出的中國的變化是令人振奮的。即使有一些不好的地方,但是我相信這只是一個暫時的,試問哪個國家沒個貪官,沒有不公,都有!所以朋友們,不要總看自己的不好,要看自己的長處,為自己的作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中國人的智慧是公認的,中國人發明了很多東西造福世界,我們的建筑在世界都堪稱奇跡。故宮,長城,圓明園等都是我們中國人設計出來的吧,沒有國外人的參與吧,是不是也很大氣,如果沒有8個國家的外國人,得“大氣”破壞,我想圓明園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吧?但是要承認,在當下從廣告設計到網站設計國外的實際作品是有些獨到的地方,因為他們的接受了高層次的教育,和他們思維的培養,想法相對開國,這個國外的教育體制有關系,他們的創業確實值得現在的國內設計人員們學習。國外的設計作品,給人最突出的感覺就是大氣,簡潔,有創意,動感強類,另類。這些元素,在當下國內的一些設計者來說也競相模仿,做出的東西也盡量模仿國外,從用色,到版面,布局都是這樣,我覺得這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博采眾長么,學習人家先進的東西,那么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設計哪里去了?為什么我的設計的東西,自己都覺得不如人呢?這個差距在何處,我們現在為什么設計不出故宮呢?為什么要學習外國人呢?這一方面要承認差距,是教育和思路的問題。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文化背景不同,中國的文化不同于外國,外國的文化很少有歷史感,他們都是現代化的文化,他們的文化里面透著現代的元素,或者在他們看來是很古老的文化但在中國人看來那就是時尚,是潮流。這里舉一個例子,希臘奧運會開幕式,里面大量的運用了希臘傳統文化的元素,看得我們是“如癡如醉”阿,這是人家的歷史文化,他們人人皆知。但是當我們的8分鐘表演結束后,那也是我們的傳統的一部分,卻接到了網友的一片罵聲。說太俗,俗的原因是誰都知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了,中國人看得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東西,在外國人看來就是保,外國人在中國想看到的就是古老的文化氣息,而不是R&B之類的東西,以為內這些是人家的不是我們的。所以無論在設計上還是在其他方面,不要只想外國人,外國人看到中國設計的外國風格的東西會認為是沒有創意,那才真的事垃圾阿,中國的設計要做到體現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和現在風格的完美統一,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設計才是最好的!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爭相學習國外,從打扮服飾等多方面全面西化,這樣的現象我很不理解。我總是在想,外國有什么可好,是,他們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目前來說確實比我們強,但是他們經歷過什么???我們風風雨雨的歷史他們別說經歷了,聽恐怕都沒聽說過,外國人沒有資格與我們談什么文化,他們沒有資格教我們文化。我們要有選擇的接受國外先進的東西,拿來主義好好學學吧。我們要保留我們的傳統,不要認為中國人不行,我們只是在厚機勃發,總有一天,我們堂堂中國會讓四方來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