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 讓我們的財富也結婚吧!
轉自:MSN 來源:精品購物指南 時間:2006-9-8 07:55
“親愛的,讓我們結婚吧!”牽手一生,婚姻除了是愛情的印證,還是兩個獨立經濟個體的合并。從理財觀念看來,婚姻絕對是一項最經濟的行為,通過聯合,婚后的花費將遠遠低于兩位單身的花費之和,也就是說1+1的結果小于2。 最淺顯的道理就來算算居住成本。假如婚前小兩口,都是租房而居,那婚后至少省去一人的房租,1000元總該是有的。而同住在一個屋檐下,電話只需要交一份坐機費,水、電、煤氣只需要支付一份費用,順道上班打一個車足矣,再也不用打車送女朋友回家,自己來個雙程。婚姻這事對于理財來講,意味著花費減少,財富增加,所以“親愛的,讓我們的財富也結婚吧!”
結婚財產公證一個都不能少
關于婚前和婚后的財產公證,許多新婚夫婦對此持贊成態度:“世界上有70% 的離婚與經濟有關。能夠一生廝守白頭偕老固然好,但若有婚變,就措手不及,甚至狼狽不堪,其實,將婚后雙方的得失合理化才是給婚姻這本賬的未雨綢繆呢!”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是一句簡單的承諾。
LILY與男友即將結婚。秉承“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的原則,LILY選擇了一無所有的男友,LILY有套房子。LILY向男友家提出了5萬塊錢的要求,但他媽媽只同意拿兩萬塊錢出來。于是LILY的媽媽對她說:“那你就把自己的房子去做婚前財產公證。”LILY跟男友說了此事,他居然非常生氣。通過這件事LILY對他的看法不同于從前,她清醒地認識到:是婚前財產公證考驗了真愛。
觀點一:結婚之前清醒看
我們所提倡的婚內財產管理,并非不信任對方、總是抱著離婚的時候怎么明細財產,而是女人在婚姻里,除了付出愛與收獲愛,更重要的是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所以讓我們以愛情的名義,在經營婚姻的同時,也經營好婚姻中的財產。
觀點二:出資合約 雙方放心
婚前雙方合資購置大宗財產時,最好由雙方事先按實際出資比例、金額、權屬以及房屋財產雙方所約定的各自份額,達成書面協議,留為底證,以避免以后出現糾紛。也許有的女性會認為這樣很傷面子,殊不知你的男友可能會很高興將這種財產關系明確化,讓雙方都放心呢!
觀點三:婚前公證謹慎做
婚前公證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回答是,能不做最好不做。根據新《婚姻法》對婚前財產的明確規定,婚前財產只歸一方所有,因此一般夫妻的婚前財產公證已經沒有什么必要,就算要共同買房,也可以通過發票、借據等形式證明共同出資關系。
觀點四:婚內公證不可少
如果說婚前財產公證是對私有財產的保護,那么婚內財產公證是對這種保護的補充。婚后財產公證更有利于婚姻的穩定,如果夫妻雙方進行婚內財產公證的話,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夫妻雙方沖動做出離婚決定;并且如果某一方債務出現問題,做了婚內財產公證,也不會影響到另一方。
觀點五:共同財產不成立
曾經有一種說法:婚前財產在兩人共同使用8年以上,便可視為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于是,很多人滿以為結婚8年后,家庭財產的一半屬于自己。可是按新《婚姻法》的規定,婚前財產任何時候都不會自動轉換為共同財產,也就是說,這條法律已經失效了。所以在這里提醒缺乏安全感的女性朋友們,趕快讓老公在家庭各種大宗財產上添上你的名字吧!
新婚保險 相伴一生
甜蜜案例:美美與磊磊是一對兒甜蜜夫妻,已經登記注冊。他們不久前聯手買了一份保險:只要他們相伴到結婚25周年時就會得到一份銀婚祝賀禮金——這就是現在時髦的“愛情保險”。
愛情保險 保鮮愛情
精品提示一:投保愛情保險的必須為法定夫妻。
精品提示二:夫妻具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適合購買。
精品提示三:一張保單保兩人,夫妻購買愛情保險的合保形式較單人購買劃算。
精品提示四:有了愛情保險,不能一勞永逸地保全婚姻,唯有愛才是永恒的維系。
甜蜜案例:Kiko和老公David打算“十一”期間參團去歐洲旅游,陶醉在甜蜜二人世界里的小夫妻,難免會疏忽一些潛在的風險。
新版旅游險 蜜月甜蜜蜜
精品提示:新版旅游險,保障更全面
“外出旅游若遭遇交通事故、自然災害、食物中毒,無論旅行社有無責任,在保險公司都將獲得理賠;如果想參加賽車、賽馬、攀巖等高風險運動,保險公司也將為你護駕。”涵蓋以上多種保障的新版旅行社責任險今年9月份正式推行。
甜蜜案例:李先生在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總監,月收入18000元,剛與他23歲的女友結了婚。李先生打算婚后不但要保持生活質量,還要提高保障。
新婚家庭的保險大典
精品提示一:壽險+醫療險=減輕房貸風險
李先生可以購買一些定額給付型的醫療保險,主要包括重大疾病保險和住院津貼保險。
精品提示二:夫妻均為初次購買應考慮高保額。
精品提示三:買兒童險不用操之過急。
精品提示四:婚后三年再考慮養老保險。
精品提示五:關注妻子的身心健康。
(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