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橡樹首家“藏族希望小學”掛牌暨捐資助學活動我的一點心里話
卓尼縣是全國有名的貧困縣,蘭州俱樂部選定捐助并做為橡樹攝影網(wǎng)首家掛牌的藏族希望小學------石礦小學,是一個交通偏遠,修建在半山腰,有6個年級加學前班,全校共120多名學生,6個老師的學校。雖然有國家“兩免一補”的政策,可是因為貧窮,孩子們學習條件仍然很艱苦,雖然有老師盡心的工作,但是“貧窮”仍是他們成長成才的阻礙。
2007年8月4日,蘭州俱樂部100名會員,帶著橡樹攝影網(wǎng)近幾十萬會員的一片愛心,帶著500多人捐獻的近2萬元的文具、體育用品,行程500公里,近七個小時來到了這里。
從山腳下到山坡上的小學,十分鐘的路程,近1公里的道路兩旁,站滿了學校的藏族孩子和家長,站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藏族牧民和喇嘛,孩子們揮舞著手中的野花、潔白的哈達,用漢語和藏語用力的喊著:歡迎、歡迎……..我的心里震顫了,大家的心里震顫了……
剛剛為迎接我們搭起的大帳里,擺滿了在一年中孩子們也可能吃不到的羊肉、酥油茶和糌粑,但看著在太陽底下站了近兩個小時的孩子們,我的心里很復(fù)雜,是在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很豐富但難以下咽的一頓飯吧。
在孩子們與蘭州俱樂部會員們一同共唱國歌,升起了我們帶去的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后,舉行了短暫的捐贈儀式,蘭州俱樂部的會員及會員的孩子們、藏族小學的學生們,共同在學校簡易的操場上,舉行了聯(lián)歡活動。歌聲、舞蹈,那么的不專業(yè),但一點也沒有阻礙愛在心靈的交流中傳遞;小雨變成了中雨,但一點也沒有阻礙大家共同表演互相演出的熱情;俱樂部的會員們主動給孩子們打上了雨傘,站在屋檐下的藏族孩子的家長們,紛紛主動讓出了屋檐給俱樂部會員避雨,這一幕幕感人的場面,使很多俱樂部會員的臉上不知道是雨水還是淚水了。
在教室里,愛心繼續(xù)傳遞,各組成員分別與孩子們交流、聯(lián)歡、照像,聽操場上的大雨聲也沒有壓住大家與孩子們的歡笑聲。
短暫的相聚后就要分離,孩子們主動排成兩排,純真的小臉,黑亮的眸子里,與俱樂部會員一樣,表現(xiàn)出戀戀不舍,大家一步三回頭,孩子們站在山坡上,不停的揮舞著小手,淚水又一次濕潤了我的雙眼。
卓尼的旦正才讓縣長專門從外地連夜趕回來,親自接待了我們,和近百名橡友都面對面,一對一的表示了他的謝意。做為一個縣級領(lǐng)導(dǎo),能如此親力親為的接待,讓大家深深的感動。還有一路上為我們當向?qū)В恢>氲臑榇蠹医榻B學校、學生的情況,甚至熟悉大部分學生的家庭和學習情況的教育局的季局長和劉局長,做為一方父母官,他們的態(tài)度,他們的努力震撼著我,讓我一萬個相信他們是真心的想為卓尼的孩子們做點事情的,他們傳達給我的信念,堅定了我愿意為這些孩子們做更多的決心。
上大學的時候也曾參加過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總感覺在完成任務(wù),流于表面,重在“捐”而不在“助”,再加上都市的街頭時常游蕩一些“乞討”騙子,時間長了,感覺自己對那些“可憐人”不再憐憫,感覺自己對世間冷暖麻木了起來,戲稱自己“無愛”的人,還說搞公益直接從我的工資扣錢就好了。在沒有達到卓尼之前,我把這次卓尼之行也當作“捐”的活動,抱著“付出是獲得心安的方式”的態(tài)度,我可以肯定的說,一定有不少人有著和我一樣的想法。
可是,在卓尼的短短的一個下午,在石礦小學的幾個小時,我的人生觀發(fā)生了改變,因為“愛的傳遞”,自己內(nèi)心被封存起來的,那人性最柔軟的情感被喚醒,石礦小學的魔力校園,一場突發(fā)降臨的雨,讓那個宣稱“無愛”的小染,被現(xiàn)場的人與人之間“愛的傳遞”的驚醒,徹底覺悟,突然感覺到人類依舊是那么的淳樸,人間依舊那么的溫情。一場雨讓我認識到:“只要有愛,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會變成萬分幸福的事情。”卓尼的雨,卓尼的人,卓尼的情,凈化了我的靈魂,成為我一生中堅強行走的支點。
因此,在這里,我要告訴更多的橡友,特別是跟我一樣長期在水泥鋼筋的都市里生存的人,特別對人生百態(tài)開始變得冷漠的人,特別是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jīng)忘記“如何愛”的人,只需要一小點的奉獻,我們的靈魂就會被天使拯救,只需要我們給這個世界一小點的愛,這個世界就會給我們一個完整的充滿愛的人生。
說起來這數(shù)小時內(nèi)的感動,多少文字也表達不完。剛剛到家的我竟然此刻就已經(jīng)思念起那些孩子純真的臉,我想,我愛上卓尼那片土地了!期待著大家上好片子,發(fā)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言吧。
我深信著,千萬橡友的愛聚集起來定可成為“橡樹人”永恒的精神信仰。
文章轉(zhuǎn)自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