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如今,分布在全市多個街道的經常性捐贈接收點,已成為廣大市民奉獻愛心的新平臺。今年,本市還將進一步推進社區經常性捐贈點建設,以覆蓋全市80%的街鎮。
在捐贈點越來越多的同時,許多市民也紛紛建議,經常性捐贈接收點不妨多在社區做宣傳、提高知名度,實行錯時開放,讓百姓平時捐衣更方便。
建議一:在社區多做“公益廣告”
目前,上海有近200個經常性捐贈接收點,方便群眾隨時、就近捐贈。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捐贈點的知名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你愿意捐贈衣物嗎?”“你通常采用何種方式捐贈?”就此問題,記者昨天在街頭對近20名市民進行隨機采訪。結果,所有被訪者都明確表示“愿意”。其中,六七位市民平時一整出多余的衣服,就送到街道的經常性捐贈接收點。而更多的被訪者則是在看到單位、居委會的捐贈通知后,才把衣物送到指定地點。
【百姓建議】一些市民提出,應進一步擴大經常性捐贈接收點在市民中的知曉度。市民胡蔚建議,捐贈點不妨常到社區里做做“廣告”,比如在小區公告欄里長期張貼捐贈點的地址、電話,或通過物業、居委會將宣傳單送到居民手中,方便平時聯系。
建議二:實行“錯時開放”
趁著上周四上午的半天調休,周小姐總算把囤積家中近一個月的兩大包衣物送到了平型關路上的一個經常性捐贈接收點,一絲遺憾也隨之產生:早上上班像沖鋒,時間緊的不得了,顧不上送衣物;傍晚下班到家已經六七點,那時捐贈接收點也關門了,整理出來的衣服一直送不出去。“要是捐贈點的開放時間能和我們上班族的空閑時間更加有效地對接,就完美了。”
記者在詢問了東明、涼城、天目西路等街道的經常性捐贈接收點后發現,捐贈點的接待時間一般在周一到周五上午八九點到下午四五點間,并不是所有捐贈點都在雙休日開放。
【百姓建議】市民賈梅英提出,經常性捐贈接收點能否實行“錯時開放”。比如,有條件的捐贈點可以適當增加晚上、雙休日的接待時間。如果人手不夠的話,不妨邀請社區志愿者加盟,參與接待。此外,也可多在住宅小區里設捐贈分點,方便居民隨時捐衣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