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我國清代康熙年間景德鎮官窯曾創燒出一種俗稱“美人醉”的高溫銅紅釉,亦稱“豇豆紅釉”、“桃花片釉”等,其燒造難度很大。特別是其中少數作品的局部因二價銅離子未被還原成一價銅離子,而呈現綠色斑點,更屬令人稱奇的珍寶。康熙以后這種釉的燒造技術即已失傳。陳先生經過刻苦鉆研,不但恢復了這一品種,而且能進一步做到運用窯內時間上分秒之差異,控制釉中氧化銅的變化。特別是那種在銅紅、銅綠釉上呈現金砂細粒者,更屬難上加難,奇跡中的奇跡。陳先生給它起了個十分文雅的名字,叫“金砂美人醉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