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網4月13日消息:昨天,胡潤“2006中國慈善排行榜”出爐,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局主席楊瀾以“自2003年至今5.5億元的捐款總額”高居榜眼。但是,許多讀者隨即提出質疑,焦點是:5.5億元捐款是否“真金白銀”? 5.5億元是現金嗎? 引起質疑的是排行榜上標的一句話:“捐贈金額以2003年至今的現金捐贈為標準。” 但關于楊瀾的捐贈,胡潤卻向媒體解釋說,5.5億元包含已捐出去的現金和受到法律保護承諾的權益捐贈。他同時表示,這符合全球慈善捐款統計慣例,如比爾·蓋茨的310億美元捐贈,其實也包括現金捐贈和權益捐贈兩種形式。如按胡潤對媒體的說法,楊瀾夫婦捐贈的是權益,那就表明金額是一個不確定的變值。 5.5億元是怎么算出來的?對此楊瀾的丈夫吳征沒有正面回答,只說糾纏是捐了5億元還是50億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比如說有人捐1億元,有人捐1萬元,捐1億元的人不一定道德就更高尚。人和人能力不同,重要的是參與慈善。 5.5億元怎樣變現? 吳征說:世界上的捐贈絕大部分都是以資產和股票形式捐贈的。如果要成立一個基金會的話,沒有一筆endowment(捐款)是不行的。endowment就是先把一筆錢擱在那里,這筆錢可以增值,然后每年分批地現金化,由此這個基金才能持續百年以上。 楊瀾捐贈的基金名為“陽光文化基金會”。基金會如何對5.5億元捐贈實行變現呢?吳征說:“變現是有條不紊、有變現機制的,就跟你拿多少上市公司股票變現是一樣的。” 【焦點背景】 權益捐贈不確定性大 “權益捐贈也是財產捐贈的方式之一。”根據《公司法》和《捐贈法》的有關規定,上海六角城律師事務所律師聶彥萍推測,楊瀾5.5億元的捐贈是過去幾年累計下來的、在所屬公司因為分紅權獲得的財產。 在聶彥萍看來,所謂權益捐贈,是不確定性非常大的捐贈方式。“股份相對固定,而權益可大可小。一個公司的實際權益大小外人根本無法確切得知。” 【焦點關注】 余彭年今天上午接受《新民晚報》記者專訪——做善事比賺錢重要 今年84歲的深圳彭年酒店掌門人余彭年,以20億元的捐贈,成為胡潤“2006中國慈善排行榜”上最慷慨的慈善家。余彭年昨晚剛回到深圳,聽說《新民晚報》要采訪他,連聲稱好,希望通過《新民晚報》的報道,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 慈善之路走了24年 余彭年的辦公室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獎杯和證書,有“中國最具影響力行業十佳企業家”,也有“十大慈善家”等。 未入“百富榜”,卻位居“慈善榜”榜首,余彭年說自己很高興,但不看重這些“榮譽”,更看重的是各地送來的“光明特使”的牌匾。“慈善事業是做好事,如果做好事做得開心,比做生意賺錢更加重要。”從1982年在家鄉湖南捐助醫療設備開始,他的慈善之路已走過24年。 永久捐獻彭年酒店利潤 2000年6月,在彭年酒店開業之日,余彭年宣布,將高57層的彭年酒店經營所得的純利潤永久地捐獻給社會福利和教育事業。余彭年說,這樣做,等于有一只可以不斷下蛋的母雞,用所生的蛋來做好事。在有生之年,酒店不出售、不變賣,在百年之后,酒店產權不贈與、不繼承。 余彭年估算,他的財產大概有30億元,捐贈的20億元由彭年酒店和出租寫字樓這兩筆資產構成。 2億元醫治白內障患者 余彭年說,從2003年初算起,彭年酒店這只“母雞”下的蛋約是“2個億”,這些捐助主要用于醫治家境貧困的白內障患者。 為專心做這件事,2004年余彭年辭去了董事長一職,成為專職慈善家,以八十高齡全身心投入“光明工程”。他指著樓下說:“看到那輛白色汽車了嗎?那就是光明快車,如今5輛光明快車,載著由30人組成的流動醫療隊,已為西藏、內蒙古、湖南等地的近萬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做了手術。有錢人我不管,沒錢人全免費。看到患者重新恢復光明后開心的樣子,我覺得做了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 【焦點鏈接】 慈善應該先進課堂而不是急著上排行榜 “雖然希望‘排行榜’能發揮作用,但不必對它期望過高。”昨晚,針對出爐的“胡潤慈善排行榜”,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袁采這樣說。 據了解,國內有不少企業家都熱心慈善,捐贈數額巨大,但他們往往在捐贈時有言在先:以匿名方式。因此,由于信息不完整,“胡潤慈善榜”即便是基于真實數據的排行,也是片面的。 如果把帶有競爭色彩的“慈善家排行榜”作為一種表彰方式,那么,這樣的排行勢必面臨兩難:如果讓匿名捐贈者憑借捐贈業績上榜,那就違背了他們的初衷;如果將匿名捐贈者排除在排行榜之外,那排行的公正性何在? 袁采建議,更應看重的是營造慈善環境。慈善首先應該進課堂,而不是急著上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