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在博愛縣孝敬鎮東王賀村乃至整個孝敬鎮,大家都在傳頌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奉獻愛心的真實的故事。這就是孝敬鎮上上下下以及社會各界為救助東王賀村村民金守花的獨生子金衛星而忙碌奔波、捐款的一系列感人情節。
天降橫禍 束手無策 2005年8月28日,剛剛11歲、天真無邪的金衛星和村里的兩個孩子在沁河灘嬉戲玩耍,不料灘壁沙土坍塌,將小衛星深深地埋在了沙土中。待人們聽到消息從四面八方趕來將他從沙土中救出時,小衛星已生命垂危,他的父親發瘋般地撲向兒子,抱著兒子痛哭流涕,其情其景無不使在場的人潸然淚下。隨即有好心人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小衛星被火速送往醫院。 小衛星住院僅兩天時間,搶救費就超出了1萬元。1萬元對大多數家庭來說也許算不了什么,但對于平時就捉襟見肘的小衛星家來說簡直就成了天文數字。 小衛星的父親金守花今年60歲,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且體弱多病,平時靠收破爛賺點家用,到了30多歲才結婚。妻子王玉珍系先天性弱智,所以家里家外、大事小事全靠金守花一人操持,一家三口相依為命,艱難度日。金守花最大的愿望就是盼著獨生子金衛星能夠學有所成。讓金守花感到欣慰的是小衛星很乖巧懂事,他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勤奮學習,在班里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不料天降橫禍,小衛星突然遭遇不測,對于金守花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頃刻間把他擊倒了,一下子感覺像掉進了深井里,沒有了希望,甚至喪失了生活的勇氣。 金守花家本來就是東王賀村的特困戶,平日家里連小衛星的學費都拿不出來,學費要靠學校及小衛星的姑姑共同負擔,驟然而至的高額醫療費難壞了小衛星的父母。金守花跑到親戚家里,10元、5元、1元地借錢。無奈親戚們都不富裕,對于金家的災難雖然很同情,也只能表示愛莫能助,所借到的錢相對于高昂的醫療費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金守花的心像是空蕩蕩的房子一樣,沒有了著落,焦急中夾雜著傷痛。 愛心大行動 眾人伸援手 眼看著求親告友無望,孩子又面臨停藥、面臨健康難以恢復,金守花獨自坐在屋子里發呆。不經意間他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的一個紅色小本子上,他的心猛地一顫———《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對,我何不去找找鎮黨委、鎮政府、鎮計生辦呢?平日里,鎮計生辦的同志們知道俺們家的困難,就經常來家里噓寒問暖,幫這幫那的。明年俺還是獎勵扶助對象呢,這些都是計生辦的同志們跑前跑后幫俺辦的手續,現在我遇到了天大的困難,他們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拿定了主意,金守花趕緊一溜小跑到了鎮政府?!耙蝗擞须y大家幫,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得知小衛星的不幸遭遇、家中又特別困難的情況后,有關負責人朱巧玲當機立斷,立即部署、組織機關人員為小衛星開展募捐活動。鎮黨委、政府先后為小衛星籌集醫藥費3000元。立即向縣人口計生委報告小衛星的具體情況,申請困難救助,縣、鄉計生部門按照《焦作市救助計劃生育困難家庭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及時將1000元救助款和慰問品送到了小衛星的病床前,以解燃眉之急。捧著這些救命錢,金守花感動得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他說:“過去老聽人家說———天大地大沒有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沒有黨的政策親,現在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來自黨和政府的溫暖,感謝黨、感謝政府!沒有政府就沒有衛星的第二次生命,謝謝,謝謝!” 小衛星的不幸遭遇也時刻牽動著村領導的心,東王賀村黨支部書記金國志馬上召開村兩委會議,明確提出決不能因小衛星繳不出醫療費而停藥,并立即打電話給醫院說:“小衛星的醫藥費由村兩委會負責籌集?!贝鍍晌瘯iT指定村計生專干李守同、村經管站工作人員李維棟負責小衛星的藥費籌集工作。村兩委會一是在村里積極開展為小衛星籌集藥費活動;二是在社會上積極開展為小衛星籌集藥費活動,村兩委會先后組織全村群眾籌集藥費5000元,并發動社會力量為小衛星籌集藥費6000元。 善舉情深 全程呵護 小衛星的病情得到了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的特別關愛,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愛,特別是《焦作日報·生活晨刊》的關愛,他們先后兩次專題報道了小衛星的捐款活動情況,小衛星所住的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先后給他免去了近一半的檢查費用。博愛縣電視臺制作了專題片進行了報道。從市縣有關新聞媒體報道得知小衛星的不幸遭遇后,焦作市民王長英女士為小衛星捐款5500元,博愛縣柏山鎮柏山村村民張愛梅主動捐款2000元,社會各界兩次為小衛星捐款3000元,使小衛星得到了及時有效的后期治療。如今,小衛星已經出院,醫院診斷為胸口壓縮性骨折,在家里繼續接受治療。 每次收到好心人的捐款,金守花都被感動得淚眼蒙目龍,他說:“在這個充滿愛心的社會大家庭里,有了大家的資助,我的兒子才脫離了危險。如果沒有大家的無私奉獻,我們一家人真的沒有盼頭了,謝謝大家!”在救助小衛星的整個過程中,所有參與其間的人,不管是捐款者,還是接受者,都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與幸福,這是一次靈魂的洗禮、人性的升華。正如那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愛的奉獻》的歌中所唱到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分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