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潔阿姨公廁讀書是一面鏡子
2012年04月18日
一張“保潔阿姨公廁讀書”的照片日前在網上熱傳,保潔阿姨正坐在廁所窗戶旁邊的臺階上專注地看書。16日,南京財經大學證實,這名保潔阿姨叫禮月紅,是一年前來到南京財經大學圖書館做保潔員的。因為小時候家里窮,她初一就在農場務農。對于自己在網絡上走紅,禮紅月顯得有點吃驚,“怪不得這幾天有很多同學都跟我打招呼或者向我微笑,原來是這樣。”她說,“以前想讀書,可惜沒條件?,F在工作午休時間長,而且這里書又多,有空的時候就翻一翻。”
網絡時代,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會因一個偶然的機會一舉成名,或是被網友圍觀,甚至由此成為網絡紅人,這不奇怪,也很正常。然而,一名大學圖書館里的女保潔員僅僅因為工余時間坐在公廁旁的臺階上神情專注地讀著一本雜志,居然就引發如此之多的人圍觀,吸引如此之多的人熱議,甚至還有大學生為此表示很慚愧,繼而生發出諸如“罪過啊,我還在上微博”、“回家面壁思過”、“有時候,我們所不珍惜的恰恰是別人所奢望的”、“什么時候我能這樣,我媽睡著都能笑醒”、“身邊的榜樣,前行的力量,給力”等等之類的感慨,這委實讓人吃驚,也引人深思。
對于保潔阿姨公廁讀書一事,我們似乎沒必要給予太多的褒獎,或是作出特別離奇的解讀,那樣既顯得不真實,也多少給人一種矯情的感覺。不妨把保潔阿姨公廁讀書當作一面鏡子,通過攬鏡自照,找找自己的不足或差距,檢驗一下自己的心態,盤點自己每天都在忙活些什么,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尤其是在看過保潔阿姨公廁讀書的照片之后,對自己有所觸動,自己的言行舉止或精神狀態有所改變就足矣。
保潔阿姨公廁讀書的故事,一如合肥一位外來送奶工,由于親人病故,不得不為請假一天耽擱了及時送奶給55名客戶造成的不便而寫道歉條給人的感動;一如此前外來賣仙人掌的大爺,在北京大學附近撿到女大學生錢包之后,步行10里送上門帶給我們的一片真情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