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打破公共服務的“身份藩籬”
2012-06-20

打破公共服務的“身份藩籬”

2012年06月20日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尹世昌

  對治理者來說,改變公共服務中的“身份藩籬”現象,關鍵是更新治理理念,把公正、開放、包容的追求放在首位。
  
  近日的一些新聞,放在一起讀別有感觸。
  
  一類是凸顯“門檻”的。在北京,實名出租公共自行車進行試運營,但服務對象須有北京市戶口。在杭州,新頒布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規定,想申領居住證須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另一類是消除“門檻”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讓外來務工人員也有了租住公租房的機會。
  
  公共自行車,因為戶籍限制,讓“公共”有些縮水;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規定,因為學歷限制,讓“服務”打了折扣。對此,有網友感嘆,租賃保障房都打破戶籍限制了,為什么租公共自行車反倒念起了緊箍咒?
  
  類似現象在社會生活中還時有所聞。諸如招聘資格、落戶限制、就學條件、貴賓席位等,把原本屬于共享的公共資源和權益,按照各種身份標簽進行再分配,其中暴露的問題值得反思。
  
  誠然,由于供需矛盾尖銳、政府財力有限,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做到人人滿意、個個高興顯然并不現實,實現有質量的普惠也需要一個過程,比如北京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已經承諾,試運營后會逐步放開,服務對象將由本地人覆蓋到外來務工人員乃至旅游人口。但問題在于,只有在公正的治理規則下、公平的資源分配中,人人共享才會有堅實基礎。
  
  如何把握公共治理中的“公正”?有學者指出,這需要接受“無知之幕”的檢驗——判斷一項決策是否公正,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放到一個幕布后面,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走出這個幕布后是什么角色。這樣的好處是,大家不會因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給出不公正的意見,也不會去謀求不必要的過多利益,保證最弱勢的角色能得到最大可能的保護。
  
  走出“幕布”,你可能是本地人,也可能是外地人,可能是大學畢業生,也可能是大字不識一筐的人,這時候,你還會把本市戶口作為拿到公共自行車鑰匙的條件嗎?會把高中學歷作為申領居住證的條件嗎?這就是轉變思維方式帶來的觀念變化。
  
  對治理者來說,改變公共服務中的“身份藩籬”現象,關鍵是更新治理理念,把公正、開放、包容的追求放在首位,在人們權利意識高漲的背景下尋求新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習慣性地依賴戶籍約束、條件準入、區別對待等老辦法,換取管理上的“便利”和“效率”。
  
  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是包容性發展的根本目的。實現這一目的,需要長期的過程,但更需要從一開始就在公平正義、開放共享的軌道上運行,掃除由于區域差別、城鄉差距、經濟條件等造成的現實障礙,讓社會管理者的思維更為開放親民,讓社會成員的心態更為理性豁達。正如北京公共自行車可在全市通存通取,人們期待,用社會公正之輪驅動的公共服務,不斷打破身份藩籬,實現全國的“通存通取”。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