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查分離公益再近一點
2012年06月26日 來源:揚州晚報 作者:王子明
昨天下午到晚上,本報編輯部連續接到中高考生家長打來的電話。他們都在問,為什么查分電話還沒有打通,懷疑電話是不是登錯了。我們只好一次次解釋,分數暫時還沒出來,請各位再耐心等等。
有這種情緒的,恐怕不只這些家長。昨天,可謂無數家庭最緊張的一天,因為,高考、中考的“查分時間”破天荒撞在了一天。“幾家歡樂幾家愁”,用這句話來形容這一天,再恰當不過。
然而,無論最終收獲的是歡樂還是憂愁,在此之前,都要經歷一番更痛苦的折騰與等待。查分電話沒開通,就一遍一遍地打,開通了,還得要打幾遍,因為太忙了!有時候,這種急不可待的心情,沒經歷過的人難以理解,因為報上寫得明明白白:第二天就可以去領分數條了,何必急著提前這一天呢?
當然,這個問題不必去解釋了,你考過了,你家孩子考過了,必然也會這么做。只是仍然不理解的是,為何分數條不能第一時間讓考生拿到,而非要留出這么一個晚上,讓大家去擠那條查分熱線呢?退一步講,倘若不能“第一時間”讓考生拿到分數條,能不能讓考生“提前”獲取分數的渠道再多一些?
從大約2008年開始,江蘇高考查分開始多了一條渠道,除了電話聲訊臺外,考生還可以登錄省教育考試院的網站免費查詢。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盡管每到這一天,這個網站總會很容易癱瘓,但至少回歸了高考分數的公益屬性不花錢知曉自己的分數,這才會讓本就著急上火的家長,心里舒服一些。
其他地方則有更大的進步。比如,同樣是在2008年,北京對中考成績取消了電話聲訊臺查分的服務,全部在網上進行。
但如今,大多數地方的中考成績查詢,仍舊只有電話查詢這“華山一條路”。相關部門能否“另辟蹊徑”,像高考一樣,開通網上查分平臺,給考生與家長另一種選擇呢?
古代的科舉發榜,尚且可以讓相干不相干的人,都能翹首仰望到;我們的分數查詢,也該離公益再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