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臉”評定公眾意見不能缺
2012年07月05日
餐館分級評“笑臉”,為何不吸納公眾意見?食品安全方面出了問題,為何不能馬上取消“笑臉”?掛“笑臉”的餐館出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食藥監局該承擔多大的責任……在全國餐企都在推廣“笑臉”時,不少市民卻認為若能吸納公眾意見,或可提高公信力。
等級笑臉怎么評出來的?
“沒看見這里掛‘笑臉’啊?”4日,在濟南市緯二路一家連鎖餐館就餐的許女士環顧了餐館一圈后說,“如果能做到家家餐館都掛上不同表情的臉,在去不熟悉的餐館時,可能就會注意了。”雖然如此,但她也有著自己的擔心,“不知道這個笑臉等級是怎么評出來的?”
對于市民的這種擔心,濟南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食藥監局聘請了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參與食品安全監督。“而且具體的評定標準劃分得很細,市民可以通過網絡等方式獲得。”
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巡視員宋爾良介紹,在量化賦分上,他們依據國家確定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登記檢查評定表,從許可管理、人員管理、場所環境直至食品添加劑等9個方面,并結合濟南實際細化了58條具體標準,同時,為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先進管理手段,還設立了鼓勵項目。
評審團為何沒民間評委?
“雖然評定的標準很多、很細,但里面似乎缺少了公眾的意見。”在濟南一事業單位工作的張欣看了餐館等級評定的詳細標準后感嘆道,本來掛“笑臉”主要是為了提高消費者對餐館的信任度,但里面卻恰恰缺少公眾的意見,這會使評級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其實,國家食藥監局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指南》公開征求意見時,就有專家提出應該增加民間評委。山東輕工業學院食品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崔波就曾表示,在評審團中加入民間評委非常重要,這將使評審結果更加透明化,而且讓百姓參與其中,才能更好地接納評審結果。
但在今年1月份國家食藥監局發布的《關于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食品添加劑和檢驗運輸等九大方面,沒有列民間評委項目。
吃出問題監管部門是否擔責?
“既然等級全是監管部門評的,那如果在那些評為優秀的餐館吃飯,出了食品安全問題,監管部門是否也應承擔一定責任呢?”在省城工作的宋先生,在得知全國正在推廣這一管理模式后拋出了這樣的疑問。
對此,省政協委員、山東法策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法水表示,對餐飲單位進行評級屬于監管部門行政管理的內容,主要是為了激勵企業誠信經營。“把某個餐館評為優秀,并不等同于給這家餐館進行擔保。”他同時表示,即使在評定過程中確實存在違規違法問題,也只能追究其在這一過程中的行為。
此外,宋先生還表示,評級實行動態管理,但只提每次檢查后對其等級進行評定,沒有提如果出現了食品安全事故有沒有快速退出機制。“餐館如發生了食品安全問題,應該一經查實,立即給其降級。”但記者在國家食藥監局以及省食藥監局的相關文件中,并沒有找到類似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