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大”的故宮給公眾
2012年07月10日
7月6日,已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半年的單霽翔,帶著他親自制作的幻燈片,又一次面對媒體。
今年3月,《故宮保護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通過規劃,使故宮1.1平方公里的用地和將近9000間房屋的使用功能得到清晰明確的界定。而經過多年整理、統計,故宮的家底首次摸清——1807558件文物藏品,其中珍貴文物1684490件,占全部藏品的93.2%,占全國文博系統館藏珍貴文物的41.98%。
“其他博物館的文物藏品數量是呈金字塔型,塔頂是珍貴文物,而故宮不同,是倒金字塔,它的珍貴文物數量占文物總數的93.2%。”單霽翔說。
因為擁有如此之多的珍寶,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是故宮面臨的重要問題。建立“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信息化平臺”就是解決途徑之一,監測內容包括文物建筑、室外陳設、環境質量、安全防范、館藏文物等10個方面。日后,故宮每一件文物可能將擁有自己的身份證——一個條形碼,一旦文物被移動,便會自動報警。在安防方面,14年沒有更新防盜系統,也正在更新,已有60%投入使用,2014年更新工作將全部完成。
安全問題固然重要,如何讓這些文物能有更好的“生存”環境,也需關注。目前故宮的許多文物仍存放在地上庫房中,存放條件并不達標。單霽翔認為,地下庫房的保管能力亟需提升,由現在80萬件文物的保管量提升到120萬件以上。而地上庫房中的明清家具、鐘表、地毯等文物將原狀陳列,讓觀眾看到它們,比讓它們待在庫房“更有尊嚴”。
對于如何能讓游客觀賞到更多的故宮珍寶和未曾展示的區域,故宮博物院此番也費了一番心思。
近期故宮將打開隆宗門,把西部“讓給”觀眾。慈寧宮將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雕塑館,壽康宮將做原狀陳列,展示后宮生活,慈寧宮花園也將盡快開放。單霽翔甚至設想,在東華門修繕完畢后,讓游客可以登上城墻游覽,如果情況允許,還將開放一段路程,讓游客可在城墻上徒步走到東南角樓位置,感受故宮。
規劃中,也包括將端門城樓和大高玄殿的禮堂做成數字博物館,游客可瀏覽故宮的建筑和文物。“即使紫禁城關門,故宮博物院也不關門。”單霽翔說。
故宮未來的發展規劃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時下,它將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暑期游覽高峰,對此,故宮作了準備。7月7日至8月26日,故宮將每天提前半小時開門,并打開端門西朝房的部分售票窗口,使售票窗口總量達到35個以上。
經過修繕和規劃,把故宮更多的空間讓給觀眾。這是故宮博物院給自己布置的一道最新作業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