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學“爬樹課”的贊與彈
2012年7月25日
7月23日,廈大要開設“爬樹課”的消息滿天飛。記者了解到,目前負責該課程的老師正在準備,最快下學期便可開課。一旦開課成功,廈大將成為內(nèi)地第一個開設“爬樹課”的大學。(7月24日《海峽導報》)
廈大真是一所有性格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學校,七年前,廈大開設的高爾夫球課備受爭議,而今,廈大又因為即將開設的“爬樹課”再次進入輿論的漩渦。
俗話說,藝不壓身。“爬樹課”能讓學生們在強身健體之余多掌握一些生存的技能,多獲得一份安全保障以及助人的自信,多體味一種樂趣,從理論角度而言,是一件好事。當前,人們的逃生技能普遍匱乏,因為缺乏必要的逃生知識導致的教訓歷歷在目,讓人沉痛、遺憾,而不少學校的課程設置又過于傳統(tǒng)呆板,大都關注應試或促進就業(yè)的科目,鮮有關注生存技能培訓的。廈大能夠在內(nèi)地率先開設“爬樹課”,能夠在寶貴緊張的大學課時中給生存技能培訓一個位置,不論實際意義的大小,廈大這種課程設置的獨特方向,這種關注教育的角度,這種探索的精神,都難能可貴,值得鼓勵。
但方向正確的事物不代表沒有問題,筆者以為,廈大即將開設的“爬樹課”還是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其一,“爬樹課”的教學裝備昂貴,香港樹木學會會長歐永森說,最簡單的一套裝備費用就達6000多元人民幣,且裝備要每年一換,另外,“爬樹課”需要專業(yè)教練,而爬樹專業(yè)教練非常稀少,收費也非常昂貴。“爬樹課”是不是過于奢侈了?其二,據(jù)悉,“爬樹課”所傳授的是如何借助繩子、扣子等工具攀爬樹木,完成上升、下移、旋轉(zhuǎn)等動作,而人們遇到緊急情況時,往往難覓工具,實際上,據(jù)業(yè)內(nèi)專家表示,很多資深驢友在野外并不經(jīng)常爬樹,因而,依托工具爬樹的技巧對于生存的實用性要大打折扣。其三,比之于爬樹,游泳、防火、避震、避電等技巧使用的幾率更大,對人們的幫助也更大,“爬樹課”并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學生們最需要的。當然,爬樹也有享受的意義,比如,可以登高臨遠,開闊胸襟,陶冶情操,親近自然,釋放壓力,等等,只是這些意義都是次要的,不足以給“爬樹課”提供有力的支撐。
廈大的創(chuàng)新思維、課改方向以及對于學生生存技能培訓的關注角度都是值得呵護的,廈大應該朝著這個方向繼續(xù)探索和實踐,但目前,廈大還有很多更緊要更合理的生存技能課要教,在學生還沒有熟練地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本領之前,廈大開設實際意義不大的“爬樹課”,是不合時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