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海葵彰顯城市管理能力
2012年08月09日
“海葵”如約而至,她的威力超過“維達”和“蘇拉”,帶來大風大雨。好在我們早有準備。
上海沒有因之前的雙臺風 “雷聲大雨點小”而放松警惕,針對“海葵”步步逼近,各項預防措施跟著升級,進入更高的防御級別,執行更大規模的人員撤退。到昨晚8時許,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紅色預警后,市政府隨即發出七個“一律”通知:各類群體性戶外活動一律停止;各公園、旅游景點、游樂場所一律閉園;各類暑托班、培訓班等一律停課,但相關教職員工繼續上班,并做好因不知情而到校的學生的學習、生活安排;黃浦江、蘇州河等水上旅游一律停止;計劃中的旅游日程一律作出調整;各類戶外建設工地一律停工;各類船只(除執行緊急公務外)一律停止出港,已經在外的要盡快到達指定區域避風。通知還提出,不涉及國計民生和城市運行的企事業單位在此期間可安排放假或換休,對未按時上班的職工可不作遲到處理。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可采取切實有效的多種措施,確保人身安全,減少可能產生的各類損失。
于是,在今晨風高雨疾的臺風呼嘯中,不少市民享受到了 “臺風福利”:不用上班,窩在自家安全的屋檐下;往日擁擠的地鐵早高峰也變得有座;炎熱的秋老虎也被 “海葵”吹得不見蹤影。在這個時候,不能忘記還有一大批防汛防臺和城市管理人員奮斗在風雨中。雨中擁堵的街面少不了交警疏導,由于渡江輪渡停航,交警還出動警車護送非機動車從隧道過江。各級救助站24小時值班,街面巡視人員堅守路面隨時搜尋風雨中的流浪人員。各區縣房屋維修應急中心隨時準備應對積水、危房等緊急事故……為了讓市民安心度過臺風期,武警、消防、排水、醫療衛生和交通系統等,整個上海有超過10萬名一線人員待命。
根據最新氣象分析,“海葵”力大勢猛為近年罕見,很可能超過2005年的“麥莎”。不過,我們相信這座城市完全扛得住。 7年的時間里,我們不只是完成了城市災害防御工程的升級換代,更在城市發展和管理理念上彰顯了“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構筑一個“社會參與、全民動員”的應急體系。把每一次臺風都當做潛在的 “麥莎”,城市安全防范工作以“萬無一失”為標準,堅持這樣做的城市,迅速凝聚的是人心,風雨留下的是認可。
疾風可以識勁草,臺風可以識一座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