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運壓軸:鐵路堅決不掉鏈子
來源:公益中國網 特約評論員:木頭馬 發布時間:2012-8-14
8月13日晚上21點,8月9日寶成鐵路四川境內朝天至軍師廟間發生的山體塌方搶修通車。3萬余方泥石阻斷鐵路運行,鐵路部門2000余名搶險人員近4晝夜的艱苦奮戰,這組簡單的數字飽含著鐵路的忠誠與頑強,生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真正含義。
今年暑運,暴雨山洪頻發,臺風時而光顧,老天的難題一道接一道。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鋼鐵大動脈上的鐵路人,未雨綢繆,秣兵厲馬,枕戈待旦,一次又一次用智慧與汗水出色地答出了一道道“難題”,一張圓滿的暑運答卷以初見端倪。
然而,鐵路人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功虧一簣”的古訓,在暑運賽跑接近終點時更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麻痹大意,更應該鼓足一把勁,做到圓滿收官。
8月13日,鐵道部又召開全路運輸電視電話會議,對8月中下旬運輸、安全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各鐵路局繼續深入開展“轉作風、減會議、上一線、保安全”活動,毫不松懈地落實各項防洪工作要求,積極開展設備整治,確保暑運安全。8月上旬,極端惡劣天氣繼續發威。受臺風、降雨影響,沈陽、北京、太原、濟南、上海、南昌等鐵路局和廣州鐵路(集團)公司管內的滬昆、杭深、京哈、膠濟、沈大、沈山、沈丹、津山、大秦等多條鐵路發生水淹線路、路基和橋梁被沖毀等水害。全路因大風、降雨中斷行車328次,累計1093小時。鐵路部門在指揮搶險中科學組織,立體調度,每次面臨險情都力求把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8月以來,盡管受臺風、水害、設備故障等影響,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仍保持較高位運行。隨著大量學生返校,中下旬全國各大車站將迎來新一輪客流高峰。鐵道部要求,圍繞暑運、防洪、高鐵和客車等安全重點,全路運輸系統機關干部要全部深入到車間、班組和生產作業現場,加強檢查指導,強化現場作業控制,與職工一道確保暑運安全;通過重點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存在的安全問題,幫助指導站段、車間完善和補強安全制度建設、設備維護管理、人員技術培訓、現場作業控制等工作,提高一線安全管理和控制水平。
鐵道部政府網站消息稱,鐵道部要求,趁當前天氣有所好轉,要求相關鐵路局務必抓緊時間開展復舊整治,及時補足補齊因搶險消耗的各類物資,毫不松懈地落實各項防洪措施。同時,嚴令各鐵路局還要認真做好設備防風工作,加強對車站風雨棚、廣告牌以及沿線危樹、圍墻、房屋等重點處所的檢查。鐵道部強調,針對當前設備故障的情況,各設備管理部門應有針對性地開展設備整治,確保運用狀態穩定。
在極端惡劣天氣面前,鐵路各部門都面臨壓力與挑戰,其中工務部門的壓力最大。因為無論是水浸路基、水漫線路還是山體塌方,受災最重的都是鐵路線橋。而鐵路線橋,正是鋼鐵大動脈的根本基礎。所以,鐵道部特別強調工務部門要在保正線線橋質量良好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站支線設備的檢查維護,強化道岔質量控制,及時補強線路質量薄弱環節,確保行車安全。
今年暑運,社會百姓和廣大旅客看到和感受到了鐵路人的精神、骨氣與力量。一方面是頑強拼搏與自然災害作斗爭,力保鋼鐵大動脈暢通;另一方面是千方百計做好服務工作,實打實地把廣大旅客當親人,為他們排憂解難。有網友說,今年暑運中,鐵路人既有俠骨又有柔腸。
讓我們理解支持鐵路、給力鐵路,期待鐵路暑運的句號畫得又圓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