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微公益”并不“微不足道”
2012-08-22

“微公益”并不“微不足道”

2012年08月22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民間組織藍皮書》披露,由于接連發生的網絡事件,使得官辦慈善機構遭遇空前信任危機,而這卻為匯聚普通民眾微小善意的“微公益”提速提供了可能。
  
  時下,一種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眾,尤其是網民的追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支隊伍,集點滴之愛,捐綿薄之力,在新媒體技術搭建的現代化平臺上,匯成溫情脈脈的愛心洪流。
  
  什么是微公益?或許,此前一群自愿者在廣州崗頂進行“出行有序”的號召活動,做出了很好的詮釋。不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僅僅從自己身邊著眼,從為對方著想做起,如在人流高峰時,選擇爬樓梯來減輕扶手梯的人流重負,即是其中的一種。不計較地一遍遍做就可以凝聚很大的力量,這或許正是微公益的真實形態以及人與人相處的一種真誠方式。
  
  此前,一名香港藝人慶生之日發出微博,號召大家轉發一則捐贈倡議。3天內,她的捐贈倡議被“擁躉”們轉發了7.5萬次,最終這名藝人踐行承諾,向慈善機構捐出了8萬元。明星的號召力自然不同凡響,普通人的真情微博同樣打動人心。身患白血病的河南女孩“閃閃”,就是由一名素不相識的網友發出義賣微博,凡有網民在其店鋪購買指定貨物,所付全款將全額作為“閃閃”后續治療費用,最終20萬元善款得以籌集完畢。在鄭州大學,有290多名“筑夢基金”的志愿者。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園內搜集廢品,把換來的錢放入“筑夢基金”。這個“拾荒行動”,他們已經堅持了兩年多,已經舉辦多次,發動了近1500名大學生志愿者進行校園拾荒、校園義賣、愛心支教等微公益活動,募集到21625元“筑夢基金”。利用“筑夢基金”,志愿者們幫助了許多人,其中包括5名家境貧困的學生和身患重病的學生,并為玉樹地震災區籌集了善款。
  
  這一切,看似天方夜譚,卻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身邊,不得不讓我們對“微公益”刮目相看:1角錢、1元錢的“微公益”,并不是想象中那樣“微不足道”。有時,“微公益”的慈善主體既不是行政機關,也不是大企業、大財團。他們甚至沒有過去大慈善者那種“行俠仗義”、“扶貧濟困”的遠大抱負,取而代之的是舉手之勞的、輕松的甚至是寓慈善于娛樂的參與方式。正如常說的那樣,“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
  
  不言而喻,“微公益”之“微”,主要是指參與主體之“微”和力量之“微”。在人們的印象里,慈善無疑是政府、大機構和少數“成功者”的專利,樂施好善者往往有著“達則兼濟天下”的心態,慈善成了道德競賽,誰捐的錢越多,境界也就越高。但“微公益”改變了這種局面,它的參與者多數是社會普通民眾,對于善舉,它強調有無,而不追求多少。可以說,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做起,做改變世界的“一點點”事。正如一家“微公益”網絡社區創建者所言:“其實公益很簡單,當你走在馬路上,看到一個路面上飄動的塑料袋,撿起來,然后放到正確的分類垃圾箱中,你就做了兩件公益的事。”
  
  “微公益”是源自草根的星星之火,網絡則將這愛心之火引燃燎原。正是這種點滴之善,推動著慈善事業的進步。“微公益”所倡導的重在參與、自我管理的理念,也為現實社會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鑒。面對公民慈善的參與熱情,政府所能做的,就是為“微公益”建立規范機制和游戲規則,引導其走上正規發展的道路。作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公益形態,諸多“微公益”組織,也應當主動從傳統的公益機構中尋找規范的經驗,走專業化道路,方可有所作為。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