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慈善商店魅力幾何
2012年08月24日
夏末秋初,又到服裝換季時。面對衣柜里可能只穿過一兩次的閑置衣物,你會怎么處理?留著占地方,棄之可惜,捐贈又一時難尋便捷省力的渠道。近兩年興起的網絡慈善商店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以2011年上線的善淘網為例,這家網站接受捐贈者提供的優質閑置衣物并經過整理后重新出售,除部分奢侈品外,大部分閑置衣物重新上架時的定價都在百元以下,有的甚至只需幾元錢。購買一件物品,就相當于完成了一次公益籌資,快樂自己的同時也能幫助別人。據了解,目前這種便捷、透明且時尚的網絡慈善方式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網購者。
網絡慈善商店的魅力何在?
一是創新模式,借助互聯網平臺,將慈善商店與電子商務結合起來。網絡慈善商店瞄準我國龐大的網購人群,將國外的慈善商店模式與網絡相結合,由個人或企業向網站捐贈九成新以上的閑置物品、各類公益商品及公平貿易產品等,協助慈善組織和公益機構進行有效率的在線籌資,而買家足不出戶就能體驗隨手做公益的快樂。
二是完善機制,搭建開放透明的籌資平臺。例如,善淘網上每件物品都對應著一個公益項目,捐贈者或買家可以自主選擇公益項目進行捐贈或購買。在扣除必要的營運費用以后,在線產品銷售的所有收益均根據捐贈者和購買者的意愿捐獻到指定的公益賬戶。為保證慈善透明化,善淘網上有非常明確的財務說明,告知資金的數目和去向等情況,每個接受捐贈的公益機構也必須將其財務報告和工作報告定期在線公布。
三是倡導環保,在互動式、參與式的慈善體驗中,引導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網絡慈善商店通過出售優質捐贈或者有故事的閑置物品,發起微博拍賣以及富有趣味的線下活動等,將時尚元素融入慈善,進而將大量年輕買家吸引到這種低碳環保的消費形式中來。
近年來,我國網絡購物持續高速發展。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網購用戶規模達到1.94億人。網購省錢實惠的同時,也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產生過度消費。年輕網民是網購的主要群體,如何引導其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消費理念,不能光停留在口頭的倡議上,還需深入分析不同消費群體的特點和需求,結合時代潮流,充分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探索創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讓綠色消費變成快樂消費。在這方面,網絡慈善商店的出現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