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組織透明化刻不容緩
2012-08-24
《羊城晚報》載,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有450名腎衰竭患者,根據院方統計有三分之一患者符合做腎移植手術的條件。但是,目前佛山全市沒有一個愿意捐獻自己腎臟的供體,運氣再好的患者也要等個三五年。據記者調查,擔心被牟利以及捐獻程序不完善,成為阻止捐獻者捐獻的攔路虎。
題外話:大多數人都有一顆向善的心。要讓這些向善的心變成行動,需要相關制度做支撐。但是,遺憾的是,郭美美事件、紅十字會吃飯花費十萬這樣的慈善丑聞一再發生,讓一顆顆滾燙的心就此涼了下來,最終的代價將由整個社會承擔。慈善公益組織的透明化,已是刻不容緩。
《羊城晚報》載,在順德,每下一場雨,就有一半的幾率是酸雨。記者從順德江水監測年報表中看到,順德降水酸雨頻率達到50%,有的月份甚至高達7成。工業污染和汽車尾氣是致酸原因。
題外話:繁榮的工業經濟在造就令人炫目的GDP時,也將污染帶給了當地。問題是,利潤被工廠主拿走,GDP的光環罩在主政者頭上,而產生的環境惡果則要由留守當地的普通市民來承擔,這并不公平。因此,有必要征收環境稅,不僅排污水的要征稅,排廢氣的也需征稅。)
《佛山日報》載,近日,容桂交警中隊就如何加強道路騎車安全教育力度,提出9月開學后,向中小學12周歲以上的學生發放道路騎車資格證,在校學生一旦在道路上騎車違法,執勤民警可以暫扣其資格證副證,并對其進行處罰。這遭到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的反對。)
題外話:交警也太敬業了,竟能想到如此辦法。學生是整個社會的特殊群體,需要關心、呵護和教育,但是教育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懲罰,而是扭轉他們錯誤的思想。除了處罰,交警不能有其他的工作方式嗎?別讓公眾誤解你們,為了創收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