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拍行動能否幫助流浪兒童
2012年9月6日 來源:公益時報
今年8月20日,有網友發布微博稱,在北京731路公交車上看見一位小女孩邊哭邊喊“找媽媽”,她和同行的中年婦女口音不同,婦女“不敢正視他人”。該網友稱,婦女假裝打電話說,“是媽媽嗎?我們很快就到了,她哭了,來跟媽媽說句話”。但她剛把手機湊到女童耳邊就收了回來。因懷疑女童遭遇拐賣,這名網友將女童的照片發到網上并報警,引發網友數萬條轉發。
后經警方核實,女童并非被拐兒童,與其同行的婦女為其姑姑,當日是該婦女將女童從中關村接回住地。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近日發布的微博引用了該網友上傳的圖片,并就此對“隨手拍解救乞討兒童”行動提出建議。微博稱,“隨手拍”行動中,“被拍的基本沒有被拐兒童。網上如潮般的公益熱心感人肺腑,但發起人一定要謹慎從事,不能讓愛心廉價支付,更不能讓無辜者心靈受傷。社會需要愛心,同樣也需要尊重。”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轉發了該微博,并評論:“贊成。發現疑似被拐兒童可當場詢問或報警核查。”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于建嶸教授倡議并發起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行動,受到眾多網友支持,并在微博上形成熱潮。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警方也開始關注這一現象,并在本地媒體的聯動下,對流浪乞討兒童進行排查。不過,自行動開展以來,社會上的爭議之聲從未停止。
眾多律師曾就此提出擔心,認為網友的出發點雖然是好的,但隨手拍照將公民照片上傳至網絡,質疑其為“拐賣兒童的犯罪嫌疑人”的做法,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并不值得提倡。
活動發起人于建嶸曾就此回應稱,很多人目前還存在一個誤區,“我們的行動不是‘打拐’,因為有的流浪乞討兒童并不是被拐賣的,我們的目的是讓那些兒童離開乞討,得到社會的救助。”
你是否參與過“隨手拍”行動?有沒有考慮過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聯手推出“益調查”——你認為“隨手拍”行動是否真的能夠幫助流浪乞討或被拐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