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勿以販賣悲情方式關注弱者
2012-09-19

勿以販賣悲情方式關注弱者

2012年9月19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網絡上,一組男孩倒立著用手“走”著去上學的照片,打動了很多人。照片中,小男孩倒立著前行,身后三個小姐妹幫他拎著書包。小男孩顏玉宏今年10歲,小時候因為發高燒患上了小兒麻痹癥下身癱瘓,他只能倒立著用手走、爬著走,或者拄著拐杖走,無論刮風下雨,堅持上學。(《華西都市報》9月17日)

  新聞里說,上學路程耗時一個多小時,每天早晨7點多,小男孩拄著拐杖從家里出發去上學。路上有一條必經之路是很窄很滑的田坎路,只得奶奶背著他走。走上公路后,小男孩擔心奶奶累著了,便叫奶奶放下讓自己走……路上有很多小石子,手磨痛了就把鞋子套在手上繼續走,實在走不動了才讓奶奶背。

  說實話,看到小男孩倒立行走上學的照片,我在同情的同時,感到“震驚”。震驚中有著一些不解,下身癱瘓無法正常行走,一定要用“倒立”行走來替代嗎?就不能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坐輪椅或者手推車,再窮再苦,拄根拐杖也好啊。

  倒立行走的畫面奪人眼球,也許新聞是想以此來關注顏玉宏以期尋得更多幫助。小男孩顏玉宏身上是有很多讓人感傷的故事,他小小年紀下身癱瘓的不幸,為看病花光家里積蓄的貧窮,還要照顧他的年邁的奶奶,可無論如何,靠“倒立走”和“爬行走”去上學,都不該是主要選擇。事實上,對于顏玉宏而言,這兩種“走路”的方式可能只是偶爾為之,只是新聞把它夸大了。

  在對弱者關注的中,一些報道似乎習慣了兜售“悲情”,有時候,為了抓人眼球,甚至不惜放大“悲情”,渲染“悲情”。可是,悲情真的是一種很有力量的元素嗎?

  販賣“悲情”,一定程度上說已經成了一種“媒體病”。記得汶川大地震時,有一條關于“母愛短信”的報道被廣為轉載。那條短信感人至深,“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它多次成為媒體報道的重點,也一時成為互聯網、手機頻頻傳播的熱點。但是一番追根溯源后發現,“母愛短信”是網站編輯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依據網絡上流傳的“無源消息”制作而成的。

  對于社會底層而言,苦難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在關注弱者的時候,我們真的沒必要有意識地放大其中某一方面。比如過分渲染“倒立行走”的小男孩,未必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可能會讓人覺得這樣的報道太片面。

  “悲情”似乎很容易成為媒體的一種選擇,在關注弱者時“販賣”悲情;在各類電視紀實節目中,講述悲情;春運了,渲染不能回家的悲情;奧運丟失金牌了,講述遭人暗算的悲情……悲情似乎無處不在。只是,當“悲情”成為習慣性“賣點”時,它的邊際效應一定在遞減。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