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電子書能否取代教科書
2012年9月21日
中新網9月21日電(生活頻道 陳龍) 新學期有新氣象,伴隨著蘋果三件套的火熱,9月新生入學伊始,北京上海等地多所學校開出“蘋果班”教程,學生上課時使用iPad回答問題,放學后家庭作業也需要用iPad來完成。對此不少家長產生疑慮,擔心孩子的成績會有所影響,但也有不少家長反映,用高科技教學,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興趣,更能減少“拉箱書包”給孩子造成的負擔。在網上,網友也迅速分清陣營,支持反對人數均等,就iPad電子書取代傳統教科書,展開激烈討論。
據新華網報道,新學期伊始,上海市嘉定區實驗小學發現100多個小學生有iPad,學校遂開出了兩個“蘋果班”,一共90個學生。這兩個班的學生可以用iPad上課,回答問題,回家做練習。對此,部分家長很感興趣,但也有家長充滿了疑慮。對于家長的疑慮,學校的措施是與家長簽《iPad使用協議書》。不僅僅是上海,在深圳、北京的一些學校里,“蘋果班”也已經出現了。
國外早有先例
我國并非首個采用iPad教學的國家,在美國、日本等地,iPad教學早已推廣。不久前,比利時一所高校因用不起教科書,強制學生購買iPad導致許多學生不得不轉校就讀。
iPad教學究竟是好是壞?是否會影響孩子的視力?會不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會不會帶來攀比效應?會不會提高家庭負擔?在網上,網友就這些問題迅速分清正反兩方,各說各理,雖不能一下子解決問題,但有了大家的出謀劃策,理智的看待這一問題,為孩子找到一條更好的出路,是所有家長的心愿。
正方:支持iPad教學 理由:環保、高科技增強孩子學習興趣、減少拉箱書包的壓力
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是近年來的國際化趨勢,隨著資源的逐步減少,環保在人們的生活中日益重要起來。節約紙張,減少樹木砍伐是每個國家必修的課題。雖然我國目前教科書的價格一般家庭都可以輕松承受,但是在國外,很多國家的教科書并不便宜,每一本都高達上百美元。這么算下來的話,一個學生每年花在教科書上的錢,甚至遠遠高于購買一臺iPad,而且在比利時的這家學校還很貼心的提供了iPad租借服務,學生只需花150美元就可租用一臺iPad,時間是一學年,而且租用三年之后,這臺iPad就歸該學生所有。既能節約能源,又可以得到一臺iPad,何樂而不為。
網友丁道師說:雖然我經常說,數碼產品看書沒有紙質的方便,但是我現在每天一直用手機等終端看書學習。新的東西替代舊的東西是必然的,我們無法阻擋科技的潮流。
而IT美女也表示,減少紙張的浪費是iPad最大的優勢:傳統教科書會造成極大的污染和資源消耗,而且費用高,使用不方便,電子產品彌補了這些缺點,因此肯定會滲透進來,不一定完全代替,至少可以部分代替。
網友不好不壞也支持iPad教學,他說:每天上班經過學校門口,總能看見有學生在書包下面按上輪子和拉桿,像托行李箱一樣,拉著書包上學。紙質教科書已經成為學生上學的又一重要壓力來源,課本的增多,讓學生不堪重負。而支持iPad教學正好可以減輕孩子這方面的壓力,讓孩子更專注在學習知識上面。
反方:不支持iPad教學 理由:產生惰性、危害身體、造成攀比
不少家長質疑“iPad教學”最關心的問題是,是否會降低孩子的成績,給孩子造成攀比的動力,畢竟iPad應用游戲程序很多,自覺性差一些的孩子,整天抱著iPad以學習的名義,耗費大量時間在游戲上,成績下降了,同時也損害了自身健康,這是家長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
網友莫湘兆說:紙質書本能夠讓讀者掌握作者基本思想框架,同時也是記憶意識的積累,科技的發展并不能代替生活,同時生活也不能完全依賴科技。中國屬于應試教育為主,如果電子產品代替了圖書,將造就更多人的惰性,我建議還是多使用紙質書本,并且養成閱讀習慣。
也有不少網友對孩子以后書寫能力的擔心,網友Haipo1023說:電子書不會代替傳統課本,我也不支持對電子產品過于依賴,最近我經常上網,很少寫字,前幾天我書寫了幾千字,發現我的書法特別難看,畢竟書寫是一項很能反映人的能力!不可以丟失!
而網友葉凌晗也表達的同樣的看法:鍵盤毀了中國的書法,甚至很多人連很基本的漢字都不會寫了,只會用鍵盤打。書本不僅是獲得知識的一個載體,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播的記錄,不能用電子產品來代替紙質書本。不能一味地為了科技進步,去抹殺了我們的歷史文化。這樣最后的損失將比科技進步大得多。
支持與反對都各自有理,試點學校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實施起來,好與壞,我都們都不應過早的妄下結論。iPad教學的積極作用究竟如何,負面效應又有哪些,在什么年齡可以適用、什么年齡不能適用,傳統教學中又哪些是必須堅持的,這一切在實踐中自然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