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微公益”要支持也要監管
2012年9月26日
光明日報訊 (記者陳恒)民政部部長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微公益”是一些人民群眾尤其是網民依托網絡平臺發起和組織的公益行為,雖然一般來說規模比較小,但由于利用的是現代化的工具,也逐漸呈現出響應者眾多、影響力和作用日漸增大的情況。
李立國認為,“微公益”是公益慈善事業組織形式開展方式的一大創新,對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增強社會效果的作用。因此,對“微公益”應持支持態度。但另一方面,與依托公益慈善組織開展募捐行為、公益活動有所不同,“微公益”的組織監管、活動監管都是新的課題。在“微公益”的發展中,組織者或發起人怎樣使公益行為更加適合社會的需要,更加向人民群眾和社會公開透明每一個環節,尤其是產生資金募集和使用行為的公開與社會監督,這些也是新的課題。因此,對“微公益”的發展,要加強調查研究,既予以支持,又要及時地納入到社會監督和行政監管之中,以保證“微公益”行為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