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不能跟著感覺走
2012年10月9日
“我們現在做公益都喜歡跟著感覺走,不能形成長久機制;還有些志愿者總是喜歡以‘做實事’為理由,不太注重繼續教育和宣傳,總是說要低調一點。想請教這該怎么辦?”在日前舉行的第七期南方公益志愿大講堂活動上,廣州番禺義工聯副會長林義平向在座的專家們求解。
激勵志愿者持續參與
有專家表示,要形成長效機制,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宏觀環境,在文化和體制上引導和鼓勵大家投身公益、支持公益;在微觀上,志愿組織機構要悉心考慮如何激勵志愿者持續參與進來,通過什么樣的項目吸引他們。此外,“志愿組織本身如何培養其領導者、活動設計者的志愿精神和公共價值,也是保持志愿者長期參與志愿活動的關鍵因素。”
對于“要低調”的問題,專家們認為,“我們的社會要倡導人們心態從浮躁向淡定轉變,去實實在在做些實事,不是為了宣傳而宣傳,要在轉變社會生產方式中改變我們的志愿服務理念。”
捐贈書籍要適合孩子閱讀
當天另一個展示項目,專注兒童閱讀推廣的民間教育公益機構“滿天星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也引起了在座嘉賓的共鳴。
南方日報專刊部副主任、公益周刊主編戴遠程在點評該項目時談到,現在很多山區學校都建有圖書館,社會捐助的書籍也不少,但真正適合孩子們看的不多,這時候就需要學校和老師當好把關人。“大家只要認識到位,選好書、有用的書給孩子們并不難。”
省文明辦調研員陳莉麗也表示,她在調研的過程中,同樣發現很多書的確不適合孩子閱讀的問題,她希望能在現有條件下改變圖書的配置,真正把圖書館利用起來。
項目點評
在第七期南方公益志愿大講堂活動上中國好人網等五個項目進行了自我展示,專家們對各項目進行了點評。
項目一 中國好人網(致力于“說好人、幫好人、做好人,構建和諧社會”)
專家點評:持續4年踐行好人有好報的理念,談方教授高水準的公益實踐值得尊敬和學習。
項目二 廣州市越秀區知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心理咨詢、團體輔導、專題講座等方式,服務于各個人群)
專家點評:以專業知識服務大眾,知心貼心。
項目三 肇慶青怡愛心群(由肇慶市民間通過網絡自發組成的一支愛心志愿服務隊)
專家點評:一家具有濃厚草根氣息的公益組織,PPT做得或許不漂亮,但事情做得扎扎實實。
項目四 河源陽光義工服務隊(一支由熱心網友帶動創辦的社會公益組織)
專家點評:該公益組織在當地具有很高影響力,做公益不遺余力,效率高。
項目五 滿天星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一家專注兒童閱讀推廣的民間教育公益機構)
專家點評:典型的專業性公益組織,因專注而愈加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