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免費公益回歸?
2012年10月10日
據媒體報道,為方便市民在尾號限行期間選擇公共交通出行,10月10日至明年6月30日,成都市推出限行區內44條公交線路全免費、地面公交與地鐵1、2號線所有站點全面接駁等6項惠民措施。
贊成
公益賬賽過經濟賬
雖說成都惠民出行政策分時段、分地域進行,目的是為了推行汽車限行政策,但是具有綠色出行與民生導向意義。有利于解決市民“出行難”、推進公交行業回歸公益。
發展好城市公交系統,其目的不是贏利,而是承載提供便民服務,緩解城市擁堵局面的社會責任。由于公交行業具有特殊的壟斷屬性,公交行業具有明顯的公益功能。政府以部分公交線路免費換來限行政策的順利推行、廣大市民的方便,贏得市民對政府的信任與城市交通環境的改善。這實際上是樹立政府形象,實現政府與市民利益雙贏局面的良好契機。因此,免費公交支出的實際上是一筆民生成本,其價值不可低估。
滿足市民需求,回應市民呼吁,出臺公交免費政策,體現了政府應有的責任擔當。期待更多地方、更多的公共服務行業學會讓利于民。
具體說來,用什么方式改善城市交通化解,優先發展城市公交,如何滿足群眾出行需求,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各地的情況千差萬別。讓利于民的方式有多種,地方政府可以根據自身財力,因地制宜對本地區公交優先作出更為細致溫馨的制度安排。政府既可以提供財政補貼發展免費公交、廉價公交,也可以在實施公交優先戰略的同時,給百姓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低保金提供更多補貼與政策支持。更為重要的是,政府還應該繼續加大公共事業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加公共產品供應種類與數量,等等。只有切實解決好衣食住行醫等民眾切身利益問題,才能讓他們公平分享發展改革成果。
分析
彰顯民意至上
為方便市民在尾號限行期間選擇公共交通出行,10月10日至明年6月30日,成都市推出限行區內44條公交線路全免費、地面公交與地鐵1、2號線所有站點全面接駁等6項惠民措施。免費公交該如何乘?成都公交集團線網中心處長汪玨介紹稱,“不刷卡、不投幣,看到免費車跳上去就是了。”汪玨表示,公交集團屆時或將采取關閉車內刷卡機等相應措施。為了便于識別,免費公交上將設置醒目標志。
44條公交線路全程免費,這既是帶給廣大公眾實實在在的“福利”,同時,對于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以及大力推進“綠色出行”等,都有著重要意義。這些年來,我們欣慰地看到,隨著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等各項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各級政府紛紛推出諸多利好政策,從而也讓公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科學發展帶來的實惠。這其中,最為讓人感動的是,越來越多的“免費”項目,更是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堅持以人為本、民意至上的愛民為民理念。
有關“免費”政策,在教育領域表現得最為突出,當下,不少地區都紛紛推行了12年制免費教育,甚至有一些地區推行了15年免費教育。此外,為了保障中小學生的營養供給,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免費營養餐”制度。俗話說得好: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然而,如今,對于廣大中華兒女來說,正是享受著各種“免費”政策帶來的實惠,越來越多的免費政策,不僅極大地減輕了人民群眾的負擔,也讓公眾更好地體會到了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以及黨和政府的愛民深情。
日常出行選擇怎樣的交通工具,與廣大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為了更好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以及有效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尷尬現狀,越來越多的地區都在扎實踐行“公交優先”戰略,高標準、高效率的公交服務體系,為公眾的出行提供了更大便利。這一次,我們更是看到成都市大刀闊斧地對44條公交線全程免費,這樣的舉措溫暖人心,也勢必會贏得公眾的拍手稱快。有了這樣的利好政策,不僅讓公眾的出行更方便,也讓公眾的心情更舒暢。
質疑
低價比免費更理性
享受免費公交大餐,是該獲得掌聲。不過,從長遠的角度看,低價公交才是正道,這要比單純的免費公交要理性得多。
成都市推出免費公交,是有條件限制的。一方面有時間限制,只從10月10日至明年6月30日,并非是永久性免費;另一方面免費的路線也不是全部,只是限行區內44條公交線路。公交優先是城市管理必然面對的,然而,公交優先卻并非是考慮免費。免費,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會造成免費公交車重壓,這在一些地方的免費公交試驗中已經得到印證。
現在的城市越來越堵,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公交不給力,私家車越來越多,同時帶來的是城市環境越來越差。一個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大力發展城市公交。可免費卻顯得不夠理性。事實上,并非免費的就是最好的。
城市如何解決堵車問題?就是能夠讓市民樂意選擇坐公交車,讓他們覺得不坐公交車簡直是最愚蠢的,讓他們覺得開私家車是最不劃算的事。如何讓公交車吸引市民?低價公交就是最佳選擇。當然,價格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最重要,即快捷。如果能夠讓市民真切地體會到,開私家車不僅費錢,而且速度慢,而坐公交車,則不僅便宜而且速度快,如此誰還會開私家車?如此,城市又怎么會堵?
讓坐公交車成為市民的最愛,與此同時,也要給自行車城市尊嚴。在城市的空間中,也要有自行車道。當自行車和公交車成為城市交通系統中最為靚麗的風景線,市民購買私家車的欲望就會減弱,即便是擁有私家車,也是能不開則不開。
免費公交車,顯然現實條件還不太成熟,但低價公交則完全可以做到的。憑幾個月的免費公交,又能培育市民什么樣的“公交習慣”?
尾號限行是當下比較普遍的做法,其積極作用有目共睹。但正如有智者所言,堵不如疏,簡單的限終究不是辦法,會讓不少人因此而心里“添堵”,成都的免費公交等措施,既“限”且“疏”,治擁堵又不忘市民出行便利,自然值得期待。
當下不少城市都倡導“公交優先”,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公交線路,但往往限于硬件建設上“優先”,惠民措施方面并未得到充分體現,更有很多城市公交不時“聽漲”,導致市民出行成本增加。這其中固然有運營成本增加等因素,政府財力有限、補貼不足更是關鍵。
公交免費政策的實施,勢必會讓更多市民把公交作為出行首選,但無疑需要不小的一筆財政開支作支撐。這不但體現治堵決心,更考驗科學、協調發展的智慧,關乎公共服務、城市發展等諸多方面的利弊、得失權衡與博弈,在某種意義上說更需要城市管理者的勇氣與胸襟。
當然,人們更期待公交免費不只限于限行線路,也不只限于明年6月底前,更不只限于成都一個城市的實踐,而能夠成為普遍性、常態性的城市風景,這既是治堵需要,也是讓公交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更本分、徹底地回歸公共服務職能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