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被捅事件的原因何在
2012年10月10日
國慶黃金周,陜西省的旅游景區(qū)接連發(fā)生游客被捅事件,給本該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蒙上了一層陰影,也讓網間的質疑聲不斷。
同往年相比,今年的十一黃金周顯得格外火爆。
這種火爆體現在了全國各大旅游景區(qū)上,除了各種“堵”之外不少景區(qū)還彌漫著讓游人擔心自身的安全。
10月2日、3日,天竺山、華山這兩處位于陜西省的著名旅游景區(qū)接連發(fā)生游客被捅事件,給本該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蒙上了一層陰影。
網友“萬萬無謂”感慨:“經濟上宰你,肉體上捅你,如今的旅游業(yè)讓人說你什么好。”
正如網友指出,雖然這兩起惡性事件的起因只是看上去平淡無奇的游客排隊、退票糾紛,但其背后卻折射出當下景區(qū)只管賣票而不考慮接待能力的利益至上主義。
此前,雖然微博上泛濫著網友們關于十一黃金周的各種吐槽,但天竺山刀捅事件還是奏響了此間不和諧音符的最強音。
網友“笑談一二”聞之憤慨:“動輒就捅刀子,可見平日里驕橫跋扈慣了!必須依法懲處。”
不過很快也有網友提醒:“不了解內情,不要人云亦云,不過拿刀傷人還是太過了。”
而據自稱是事件目擊者的網友“林下賴小特”在次日發(fā)布微博稱:“她當時在現場看到有個女子想插隊,正在排隊的男孩不同意,女子便叫來六七位男性朋友對男孩大打出手,其母親情急之中用水果刀誤傷別人。”
而另一個微博版本則是:“女子上廁所回來想排隊站回原來的位置,但周的兒子不讓過,讓女子從其胯下鉆過,周子還給出侮辱手勢。女子家人便與其大吵,不料周的妻子便從包中拿出一把彈簧水果刀。周圍人提醒女子快跑,女子轉身跑了兩步便被周妻刺中背部。”
有網友評論說:“太火爆了吧,不論事情起因于誰,用刀捅人總歸不對。十一旅游本來應該是出來放松敗火的,但陷入各大景區(qū)的人海中卻只會令人更加上火。”
無獨有偶,10月3日,又有網友爆出同在陜西的另一處景區(qū)華山也發(fā)生了游客被捅的事件,而且這一起要更加惡劣。
網友“縱傷”發(fā)微博稱:“華山滯留游客夫婦二人因要求退票,被景區(qū)保安痛毆并連捅十數刀,望當場拍照的好心人上傳照片作證。”該微博同樣迅速引爆網絡。
看到消息,網友“心心”感慨:“旅游竟成了悲劇,無語!”
網友“henyhappy”更是驚呼:“這樣的華山,你敢去嗎?”
退票被捅真相不明
事實上,沒有哪個游客會想到今年十一黃金周的華山會是“這樣”,這其中也包括被捅十數刀的當事人董立文夫婦。
據董立文講,十一期間他同妻子、妻弟、表姐、表姐夫共5人驅車來華山游玩,沒想到卻遭遇夢魘般的旅行。
董立文口中夢魘般的旅行指的就是發(fā)生在10月2日的華山景區(qū)萬名游客滯留事件。
“華山旅游,現在上萬人被困,現場一片混亂,龐大的游客群從索道步行至華山東門,大多數人情緒不穩(wěn)。”10月2日當晚,眾多游客受困華山的消息已充斥微博。
據當事網友反映,由于景區(qū)內提供中巴車運力不足,當晚景區(qū)內有上萬名游客滯留山上,部分游客提出質疑,要求退票,并封堵了華山景區(qū)的入口。
董立文夫婦正是在華山退票窗口因退票問題被捅。
“當時,我妻弟就說了句‘憑什么不給我們退票’,結果十幾個人就向我妻弟沖來……”
董立文說,當時他看見人群中有五六個穿保安服裝和戴有保安帽子的人。一群人向他沖來,他慌亂中看得不是特別清楚,“再加上天黑,沒看清誰捅了我”。
最終,董立文身中9刀,妻子王嬌身中兩刀。
按照華陰市警方10月5日發(fā)布的消息,捅了董立文夫婦的是華陰當地從事黃牛業(yè)務的兩個農民劉渭軍和王琪。警方稱,劉渭軍和董立文發(fā)生爭吵繼而打架,最終劉王二人在打斗中捅了董立文夫婦。
對于華陰市警方的說法,董立文予以否認,表示當天并未發(fā)生爭吵,也沒有追逐,他們就被群毆致傷,董立文的說法也得到了同在華山游客的支持。
董立文也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不少網友質疑華陰市警方的說辭,追問真相:“在沒有對當事人、目擊證人充分取證的情況下,警方為何如此急于下結論”?
網友“李佳晶”甚至懷疑警方提到劉渭軍和王琪“不會是頂包的吧?”
“真相太簡單了,你一家人退票了,大家跟著一窩蜂都去退票了,跟誰的利益有沖突?槍打出頭鳥,打了你,后面的游客誰還敢退票?華山作為當地最掙錢的項目之一,當地警方根本不會把景區(qū)打人的事實公布。”網友“平常心”則如此猜測。
網友質疑景區(qū)利益至上
不可否認的是,“游客被捅”不僅損害了華山景區(qū)形象,也折射出當前大多數景區(qū)管理中的漏洞。
即使事發(fā)多日,也仍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還原華山遭遇噩夢的場景,其中涉及當出現突發(fā)事件被困山上時景區(qū)和管理部門的冷漠、管理者不管不顧等細節(jié)。
“作為陜西人,提起這件事情覺得很丟人。華山景區(qū)管理不到位,建議關閉整改一年。”網友“Strong”扼腕。
網友“以德為鄰”更質疑稱:“難道各個景區(qū)都沒有限客的規(guī)定嗎?只為眼前利益,不顧游客安危,更是戕害游客,景區(qū)主管部門應該負全責,按罪論處。”
不少網友認為,是景區(qū)存在的外包問題導致經營者只顧商業(yè)利益,管理上沒有預案只管游客進不管游客出。
事實上,利益至上似乎已經開始成為各地景區(qū)的通病,甘肅敦煌鳴沙山景區(qū)為游客服務的駱駝甚至因為過度勞累而致死。
網友“聯合國觀察團”感慨:“駱駝是全世界最耐勞的牲畜,連駱駝都能累死,我無語了!”
“駱駝過勞死是所謂黃金周的一面鏡子!”網友“長風大俠368170”嘆道。
網友們希望能夠改變國內景區(qū)當下令人失望的糟糕局面,不少人開始為此出謀劃策。
網友“春橋”就建議,景區(qū)應該實時統(tǒng)計、公布各景區(qū)游客密度,引導游客避開擁堵景區(qū),并逐步實施旅游旺季熱門景區(qū)門票“網上預約”制,這樣“不僅有利于景區(qū)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也能提高游客游覽質量”。
還有一些網友把注意力聚集在更深層次的假日制度上,并呼吁變革休假方式。
網友“我蘹念苛”指出,不論是敦煌“過勞死”的駱駝,還是華山頂積壓的大批客流,都從側面反映了全社會對休閑的饑渴,以及亟待釋放的巨大內需潛力,是奔往小康路上的人們追求深層次幸福的“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