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流浪貓狗不再流浪
2012年10月11日
齊魯晚報
讀者發言
讀者代先生:記得兩年前,我們小區一戶居民養了一只狗,但這只狗經常半夜里叫,他就把狗扔在了小區里,這只狗就開始在小區里亂轉悠。這是我們小區的第一只流浪狗,隨后又有其它地方的流浪狗跑到小區里,流浪狗也越來越多。
讀者劉女士:我下夜班回家,經常會被小區內的流浪貓嚇到。首先說一點,我害怕貓,但我也尊重流浪貓的生命,所以我們呼吁愛心人士,既然你喜歡寵物,既然你養了它,就別讓它流浪。
記者調查
10日中午,在濟南文化東路25—1號的家屬院內,記者看到兩只流浪貓慵懶地趴在小區綠化帶內睡覺。當記者靠近時,其中一只流浪貓先是警惕地瞪著記者,隨后順著綠化帶邊沿跑到了一輛轎車車底。
據小區居民馬先生介紹,流浪貓最初出現在小區里是兩三年前,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兩只,但隨后慢慢地不斷有流浪貓也到了這里,也會有小貓出生。
“我們小區現在的流浪貓有十多只,一到晚上就聚集到一塊。前段時間,有兩只小貓誕生,現在又有一只貓懷孕了,我們就怕以后會越來越多。”馬先生擔心道。
記者了解到,以濟南為例,市區內小區主要以流浪貓為主,而流浪狗則主要聚集在城鄉接合部。根據山東泰山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田惠芳統計,他們基地目前有3000只狗,有很大一部分是收留的流浪狗。田惠芳介紹,流浪貓狗之所以存在,主要是被人拋棄的,這種比率能占到60%—70%,“歸根結底還是人的責任心問題,既然你當初喜歡它,把它帶到家里養,你就應該對它負責到底,而不是不喜歡了就把它扔掉。”田惠芳說。
不少市民也贊成田惠芳會長的意見,“如果愛寵物就不要讓它流浪。”不少寵物愛心人士發出這樣的呼吁。
難題:流浪貓狗難查主人,更談不上處罰
讀者發言
讀者白女士:流浪貓狗這么多,說到底還是制度的問題。如果發現有人丟棄貓狗,就讓他去做義工,還要對他進行罰款,這些錢用來改善民間動物保護組織的條件。
讀者李先生:不喜歡這些小動物,你當初為什么要養它,同意嚴懲棄養動物的行為。
記者調查
關于管理流浪寵物的問題,《濟南市養犬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不得遺棄所養犬只。對此,濟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一大隊信息科副科長趙志濤向記者坦言,在實際操作中難度較大。
趙志濤科長介紹,被遺棄的寵物中,大多是沒有辦理相關證件的,所以根本無法查找到其主人,更談不上對遺棄者的處罰。而流浪貓狗被遺棄,比較多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工地施工養好多狗看門,一旦完工便都被遺棄了;另一種則是老房子拆遷,原先家里的貓狗等寵物就丟棄了。
面對街面上的流浪貓狗,泰山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田惠芳告訴記者,他們也會聯合公安部門對它們進行救助,將它們收入基地。田惠芳說,他們的收留基地屬于民間公益組織,資金來源主要是靠一些愛心人士的捐款和物質資助來維持,對于大量的流浪貓狗,也實在是力不從心。
建議: 應有更多平臺,讓流浪貓狗安家
讀者發言
讀者馬先生:有人喜歡小貓,肯定就有不喜歡的,占用公共資源來延續自己的愛心也是不合適的。對于流浪貓狗,重要的是找一個解決辦法,既不傷害流浪貓狗的生命,又不會給居民帶來困擾。
讀者范先生:我也愛動物,我經常帶著孩子到動物保護基地送狗糧,如果這樣的保護基地能多一些,流浪貓狗或許不會成為很多居民的煩惱。
記者調查
市民陳先生是一家寵物醫院的醫生。他說,對流浪貓狗提供食物的單一性救助行為,只能是加速其繁殖。“任憑流浪貓狗在小區內隨意流浪也不是辦法,受到影響的是我們。”陳先生說,最好是能由政府出一部分資金,再倡議愛心市民捐款,成立專門的收養場所,來收養這些流浪貓狗。
田惠芳說,貓狗的生理特點就是繁殖能力強,繁育周期短,產崽量在3—8只。現在秋季是貓狗繁育高峰期,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數量肯定是會急劇上升的。田惠芳建議,由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為流浪貓做絕育手術,然后再將其收入統一的基地養殖,或者是再將其放生。“建議市民養寵物時,盡可能為其做絕育手術。”田惠芳稱,這樣能從數量上得到一定控制。
作為犬類寵物的主管部門,趙志濤科長表示,他們建議市民如果確實不想繼續養狗的情況下,可以打電話給公安部門或者動物保護組織,委托他們對寵物進行檢查為其尋找新的主人,或者是納入收養基地進行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