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腐敗的陰影遠離中國
來源:公益中國網
“反腐倡廉要長抓不懈,拒腐防變要警鐘長鳴”,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關于反腐倡廉的講話,鏗鏘有力,振聾發聵,彰顯了黨和國家反腐的信心和決心,體現了中央對腐敗問題的深刻認識和民眾期待的積極回應。如何讓政治更清明,官員更清廉?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的講話撥云見日,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反腐敗需要從加強權力的約束、監督入手,懲防并舉,標本兼治。聯想到香港反腐的他山之石,我們更堅定了這一信念。
“物必先自腐也,而后蟲生之。”反腐貴在事前的預防,首當其沖的是思想教育。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腐敗教育,重視“從娃娃抓起”,他們特別制作了一些卡通片放給兒童看,讓孩子從小就了解反貪的意義,直到上大學,都不間斷進行廉政教育,鞏固廉潔文化。針對貪污風險較高的主要行業,度身定造防貪教育計劃,令所有人心靈凈化, “不想貪”。我們的廉政文化教育,也需要貫穿到干部的成長、培養、選拔、管理的各個環節,時時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讓黨員恪守入黨之初的莊嚴承諾。
反腐貴在預防,編織嚴密的法制“籬笆”十分關鍵。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決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讓權力在陽光下接受監督。”防止官員腐敗,使官員無法淪為禍國殃民的蠹蟲,有賴于健全的法制和對法治的信守。香港何以能成功加強廉政建設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社會堅持法律至上,依法行政。
法制的威力需要監督來保障,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指出,“權力失去監督,必然導致腐敗”。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香港官員實行財產公開,廣大市民能充分行使舉報權、監督權,為廉政公署提供切實有效的信息,確保權力的運行受到有效的監督。必須打破權力的“黑匣子”,戴上透明的“防護罩”。只要權力運作越來越透明,確保監督權有效落實,最終政治一定會呈現清明之貌。
游戲規則一旦制訂出臺,其權威性還需要通過對違反者的懲治來體現。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指出,“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必須堅持對腐敗的“零容忍”, 只有通過對腐敗者嚴加懲治,加大腐敗成本和風險,才能使官員心存敬畏,“不敢貪”。法律面前,任何人沒有特權,在任何情況、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一個標尺,統一標準,不搞特殊。只有大力發揚雷厲風行、精準執行、大力懲處的反腐作風,使各項法規制度成為“條條高壓線”,誰都不敢觸犯,誰都不能逾越,才能發揮制度法規的剛性約束作用,形成堅不可摧的制度“防護網”。
腐敗是一種社會頑疾,反腐就要有長期作戰的決心和勇氣,集全社會之力,推行教育、監督、懲治辦法,警鐘長鳴,標本兼治,從源頭上治理腐敗,使政治更清明,官員更清廉,社會更和諧,國家更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