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母親教我說真話負責任
2013年07月03日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馬廣志
“一個公民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權利和責任,而權利和責任沒有給予和恩賜,只有爭取,但是要依法。”近日,在江蘇常州舉行的“周有光與中國語文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上,冰心女兒吳青女士說母親教會她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做人,要說真話,要負責任。會后,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吳青女士。
要做世界公民
《華夏時報》:你認為一個公民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吳青:一個公民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權利和責任。現在很多人都在要求自己的權利,卻不懂得別人也需要權利。比如在一個房間里,有人在睡覺,就不能隨便吵醒人家,你要想到,如果是你在睡覺呢?也就是說,一個人首先要明白不能侵犯別人的權利,而當別人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也要有責任站出來說話。在某個階段,如果一部分人沒有了發言權,有一天你可能也就會沒有了發言權。
學會說話和聆聽,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我們必須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繁體字的“聽”字是大王的耳朵,帶著十四加一顆心來傾聽,所以人應該學會聆聽。“說話”呢,“説”是言加上兌現的兌,寓意人要言而有信;“話”字一個舌,每個人都有舌頭,就是要尊重每個人說話的權利。但要清楚,由于家庭環境、受教育程度不一樣,每個人說的話肯定會不一樣(也不可能一樣)。如果要求每個人都說一樣的話,那就是專制、獨斷。
《華夏時報》:現在每到一個地方,你都在講“世界公民”概念。
吳青:我們中國需要世界公民,因為現在有人煽動狹隘民族主義,但在任何一個國家,純粹的民族主義都是會殺人的,因為它會被利用。在歷史上,在一些國家,這是把民眾的視線轉移出去的常用辦法。狹隘民族主義實際上就是小團體主義、保護主義。因此,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一定要跳出國家的界限,從世界的視角來看中國,就像周有光老人常講的兩句話:要從世界看國家,不要從國家看世界,這樣才能看得清楚。
《華夏時報》:那應該做一個愛國者,還是做一個“世界公民”?
吳青:全球化時代,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小,一個人的身份,不僅是某個國家的公民,也是整個世界的公民。政府做的對的,公民就支持,政府犯了錯誤,有良知的公民就要批評,這才是真正的愛國主義,也才是一個世界公民應做的。愛國與世界公民是統一的,不是矛盾的。
每個人都要做“真人”
《華夏時報》:培養合格公民是教育首要之責,而說到教育,就會想起你的母親。冰心老人 “小桔燈”的柔光曾經溫暖了幾代人的心。母親是怎樣教育你的?
吳青:母親教育的核心就是一個“愛”字,愛人、愛大自然、愛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愛就是責任。比如說愛孩子,就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責任的公民;愛國,就要在國家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要站出來說話。
《華夏時報》:沒有說教,而是講道理。
吳青:在我眼里,母親就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普通的媽媽。我們懂事后,媽媽教育我們要誠實,不說假話,不說臟話,不說違心話,做人永遠要本著真和善良。你看這個“信”字,是“言”字旁一個“人”,說真話,人才信。
《華夏時報》:但現在社會上卻造假成風,說假話,辦假事,假文憑……
吳青: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做“真人”,對不公平的事情要發出聲音。默認就是支持,就是同意,早晚會成為受害者的。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就要從自己做起,對自己做的事情要負責任。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我經常說,我們要做動詞,而非形容詞、名詞或副詞,知道了就要行動,不行動就永遠沒有變化。我希望從我的身邊做起,喚起民眾的民主意識、參與意識,改變不合理的制度。
權利不是給予的
《華夏時報》:從什么時候開始,你有了維護“憲法”的觀念,一個公民可以依法來維護自己權利的觀念?
吳青:可能是在1951年吧,當時父母已經帶我們從日本回國了。之后我親身經歷了從1952年以來的每一場政治運動,看到許許多多的人,不經法院審判、不要任何證據就被斗爭,被侮辱甚至被無辜地打死。守法的公民得不到憲法和法律保護,喪失了基本的人的權利。
1957年,父親被打成了“右派”。在“文革”中,父親再次被揪斗、挨打、進勞改隊,后來到五七干校勞動,母親也被稱為是“漏網右派、反動文人、帝國主義走狗、司徒雷登的干女兒”。我在學校也被安上了“黑幫爪牙”、“現行反革命”等帽子,經常被學生拉去批斗。當時我住在三樓,“文革”剛開始的時候,我一聽見有人上樓就哆嗦。我的兒子當時只有兩歲,托兒所老師指著他說:“你姥姥是‘黑’的,你姥爺也是‘黑’的,你媽也是‘黑’的!”嚇得孩子夜里直做噩夢。我的好朋友中也有人被斗得受不了,投河自殺。
這些經歷讓我痛感,中國只有依法治國,才能實現真正復興。
《華夏時報》:你所理解的《憲法》精神是什么?
吳青:就是要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而保障公民基本權利首先從規范政府權力入手,規范目的是防止政府濫用權力,依法辦事,從權力危害根源上保護公民權利。制憲目的是給政府授權以管理社會,宣告公民權利是讓政府本著對公民負責的精神行使權力。
但是無論立多少法,最關鍵的還是要看監督力度。沒有監督利齒的法規等同天上的氣球;得不到尊重的民主程序,民主就是僵尸,而現在監督太難了。
《華夏時報》:其實,早在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我國就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
吳青:我清楚記得,在2003年2月海淀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最后的一次大會上,我的發言題目就是“依法治國就要依憲治國”,而要“依憲治國”就要學習《憲法》,更重要的是在現實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學會用《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我在國內外都講,我相信中國會走向法治化,但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如果老百姓不懂得自己的權利,不使用自己的權利,不去為使用自己的權利而奮斗,權利不會自己來。權利不是給予的。
當然,同時政府要創造尊重《憲法》的環境,要根據《憲法》的精神去保障每一個公民最基本的公民權。也就是說,政府還要創造一個更寬松的環境,讓人人說真話。
習近平主席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特別強調了“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
我不希望社會進步走突變道路,中國經受不住太大的變動。如果是傾盆大雨,那就糟了,傾盆大雨會把肥沃的土地一塊沖走。我贊成是毛毛雨,這樣水就能慢慢滲透進土里,種子就能夠生根發芽,長出禾苗,開花結果。我想,在這種漸進的過程中,公民也會逐步體會到使用法律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