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預防比救治更為重要
來源:公益中國網 發布時間:2013-07-11
公益中國網 7月10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中國公益研究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兒童大病救助論壇在北京舉行。以下是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的發言內容:
很高興接受會議主辦方的邀請,有機會在這里和各位就中國醫保的轉型和現在中國兒童大病救治有關問題進行探討。剛才衛生計劃委楊司長發表了重要意見,剛才民政部的司長也發表了重要的觀點。他們是真正的代表政府,因為他們是政府的內閣部門,他們算官,我們研究室算僚,我們只說話、提建議,今天還是提建議。也不代表我所在的部門,我現在同時還有一個身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在這個平臺上發言更加方便一點。今天這個會議紅十字基金會召開這樣一個會議,我認為意義重大。
它的意義就在于把中國兒童健康和疾病的治療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兒童是我們國家的未來,這個不容置疑。我們整個的民族,能不能繁衍生息,將來這個民族能不能強大?取決于少年兒童的體魄和他的學識水平。我們整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行了三年,可以說這三年取得了偉大的成就,這個舉世矚目,而且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和贊賞。也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一個亮點。
但是我們要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有財力支持的,而且有利于整個民族健康的這樣的醫療保障體系,然后疾病治療體系,我覺得還需要轉換思路。因為剛才民政部的司長說了,現在他也很發愁,社會救助的錢不夠用,有限的這些錢到底用在哪個群體身上更合適呢?這提出了非常嚴峻的問題。我們將來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重點研究治療,還是重點研究預防?我個人認為現在我們需要研究的整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方向,包括醫保的方向,核心問題就是怎么能以最小的成本,最小的代價,來支撐我們勞動力的再生產,支撐人民群眾對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那么里面其中的“本”是什么?本是國民健康和疾病預防體系。我個人認為建立這樣一個體系是“本”,其他是“末”,現在我們也是本末倒置。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我們醫療衛生總支出中大概有百分之八九十的錢,可以說90%以上的錢用于治療,在90%以上的醫療衛生總支出呢,又有80%以上屬于慢病治療、大病治療、搶救治療。我們整個設計都是怎么治已病,已經發生的病。我們的關注點不是怎么能去治未病,中醫幾千年不治己病治未病。所以我覺得現在我們真的需要把我們的注意力,把改善的注意力,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注意力,把財政、財力投入的重點,將來逐步轉向國民健康體系的建立和疾病預防體系建立。
去年我生病在北大人民醫院,住院期間每天在北大人民醫院后面的花園散步、走路。每天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都是白血病的患者,這些小孩經過化療,頭發沒有了。我當時特別心酸難過,我覺得這么多兒童得到了以前沒有得過的病。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看電視《血疑》,日本片,當時還不知道白血病為何病呢。現在少年兒童得白血病的那么多,我在北大人民醫院期間看到了不下幾十個。
而且現在是三億多人,三億多人這些大病病種,有很多病種是以前沒有過的,唇裂以前有,白血病以前有嗎?尿毒癥以前有嗎?這么多小孩得了惡性腫瘤,以前有嗎?我們很多病種是和我們的食品安全有關,和我們的環境污染有關,和我們的飲食方式有關,和我們的運動方式有關?過去我們小時候,跳皮筋、跳繩、跳房子,男孩彈玻璃球,哪個不是健康的啊?現在小孩從幼兒園開始玩蘋果的ipad,全部是腦力游戲。
我曾經見過山上有一個道長,那個道長是從美國學成回來的電子學的博士,現在全家在美國,拿著美國的綠卡,回來做道長,我跟他聊了半天時間。我說你為什么不在美國工作,回來當道長呢?他說我拿到了電子學博士之后,我就做開發電子游戲的工作。開發電子游戲的一個出發點就是怎么讓游戲者上癮,能把電子游戲賣出去。他說我那時候時時受到良心的譴責,我認為很多電子游戲就是電子鴉片。我覺得說得太深刻了,當然現在玩的很多電子游戲不能都說是電子鴉片,可能很多農村孩子沒有見過蘋果ipad。但是我看到一個報導,有一個四歲多的小孩,因為玩電子游戲眼睛失明,有的眼歪口邪,它不可逆。我們來思考一下怎么讓孩子防病啊,不能使這么大群體的兒童,由于抗爭素過度使用,由于食品安全、由于人造反式脂肪酸,人造黃油的使用,在很多程度上在摧殘著兒童的身體。
現在特別是大城市,防范的觀念在增強。到農村看看,農村大桶飲料,小孩喝的飲料,不到一塊錢,用什么做的?就是自來水加色素加糖精。我覺得我們整個的中國人群,我們的人種,我們人的生命質量,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生存的環境都面臨著空前嚴峻的局面。成年人有多少個,幾千萬以上的病種啊。高血壓過億了吧,糖尿病過億了。過去抽鴉片有這么多人抽嗎?現在上億病種,幾千萬人得同樣的病,我們光研究怎么治病,不研究要防病的措施的話,我覺得將來我們總有一天,財政支出會受到日益增長的疾病需求的壓力。 所以我們要建立可持續的醫保制度,就要把建立國民健康體系、疾病預防體系放在首位。在這個過程中,思路能夠轉換過來,最需要做的有幾件大的事情:
第一個事情要從娃娃抓起,進行全民的健康教育。一個民族怎么能保護自己的勞動力的再生產,怎么能以最小的成本繁衍生息?這個問題中國比任何國家都有優勢,我們已經是五千多年的繁衍生息,用的最小的成本。我們有我們的文化優勢、飲食優勢、中醫優勢、養生優勢,我們有諸多的優勢,我覺得要建立全民健康體系。
第二個問題很重要,要把與人的健康生命相關的商品生產、銷售、使用納入到有效的監管體系里面去。包括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保健品安全、化妝品安全,帶有電子輻射產品的安全等等。
第三就是要加強治理和恢復我們生存和生活的外環境,解決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氣污染、重金屬污染刻不容緩。我們五位一體推進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社會、文化、政治,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中國從經濟大國變成經濟強國,在五位一體里面應該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首要位置。當然還要保持經濟的增長,經濟下滑太多也不行,但是我們應該明確地提出來把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把環境保護,環境治理,安全的生存環境放在首位,已經到了這樣一個階段了。
第四要加快建立社會救助體系,社會救助體系看了紅十字基金會對于兒童做的慈善工作、救助工作,我個人也還是很感動的。我覺得社會在關心這個群體,救助很多沒有錢的兒童,社會救助要建立一個體系,要形成有利于社會救助的,社會捐助的慈善事業的政策體系,還有社會的輿論氛圍。比如將來的NGO組織,現在政府通過購買服務讓你發彩票籌集資金,這也是有了一種籌資的機制。還應該有更多的類似的籌資機制,能夠由社會捐助進入到救助體系里面來。比如說這種定向的慈善的救助,對企業實行免稅,企業納入社會責任體系,對于企業來說免征一部分法定的稅收,對于企業的法人代表免征或者少征個人所得稅,要有一些政策調節的杠桿,來形成和支撐這樣的體系。
第五還是要加快建立大病救助體系,大病的救治體系相當重要,要有公立醫療機構,民間機構,還要有社會團體,要形成一個大病救助體系,要有一部分有基本的醫療保障。和我們前幾年走過的道路一樣,要有那些患病兒童能夠享受到的最低的,最基本的廣覆蓋的醫療保障,大病救治的醫療保障。第二要有高端的客戶,有支付能力的家庭,為了預防兒童大病的發生,購買多品種的兒童大病險種,商業醫療保障。而且要鼓勵這些家庭購買兒童大病救治的醫療保障。家庭用于購買醫療保障的支出,應該納入到減免個人所得稅收的范疇。
我說的都不算數,我講的全是建議。再一個完善我們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持體系。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政策體系的制定,要著眼于整個中國的少年兒童的健康和疾病救治。其中把大病救治放在體系里面,以保障現在已經患有大病的兒童的治療。已經患了大病的兒童,不僅說支出了多少錢,他支出了多少的精力。家長支出多少精力和感情啊?一旦救治失敗,又支出了多少失望、頹廢或者絕望,我看著我們救治了多少失望、頹廢、絕望。我看到今年春晚演《拜年》的小孩就是白血病,現在住在北京,轉瞬之間幸福指數就變成負的了。所以我今天的發言就是想呼吁研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學者和社會團體,我們今天進行社會救助的慈善機構、社會團體,在過去已經開創事業的基礎上,把更多關注點放在建立國民健康和疾病預防體系上,使我們有健康的一代,聰明的一代,有希望的一代。謝謝各位!
公益中國,從我心做起。公益中國網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大公益范疇各類公益事件,歡迎提供新聞線索。公益熱線:13811047288,E-mail:cnhl@vip.sina.com。(徐憲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