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輝:養生,當以睡眠居先
2013-08-19 來源:中國慈善家 作者:李明輝
今年的一份健康報告顯示,公眾“睡眠指數”得分為64.3分,剛逾及格線。其中,1/4的居民在睡覺這件事上“不及格”;超九成(94.1%)公眾的睡眠與“良好水平”存在差距
上月,我的一個會員去美國參加孫子的大學畢業典禮。禮畢,在美國游玩十余日,旅途順利,心情愉悅。回國后,時差一直倒不過來,晚間入睡容易,但兩個小時左右就會清醒,無法再次入睡;白天則昏昏欲睡,精神不振。此人平素作息規律,注意飲食養生,雖然目前已經七十五歲,但除血壓略高外,身體并無明顯異常,所以他首先采取的仍然是自我調整。白天盡量活動,晚上大約十一點左右上床睡覺。半月后,非但沒有倒過來時差,還出現了疲倦乏力、頭暈心慌等不適,血壓也明顯上升。與其詳細溝通后,老先生仍堅持自我調理,我反復向他講明失眠的危害,并告知少量服藥即可調整,且良好的睡眠對其健康十分重要,最終老先生同意藥物調理。從服藥開始,老先生睡眠逐漸改善,一周后停藥,其睡眠已經完全正常,疲倦乏力及頭暈心慌等不適也明顯緩解,血壓已經正常。
本月初,我為一個新會員做體檢,在體檢前的簡單交流中,他自述血脂略高,運動較少,飲食清淡,睡眠較差。待檢查結果出來后,其身體狀況大大超乎我的預期:血脂異常、高尿酸血癥、糖尿病前期;冠狀動脈異常;頭顱多發缺血灶。從其家族史及目前狀況來看,尚無明顯誘因導致如此多的疾病。詳細溝通之后,原來他已經失眠二十多年,前十年因工作需要,常常找人談事情到黎明;后十年因企業較大,常常有人找他談事情到黎明。目前他夜間已經無法入睡,黎明才能入睡,但上午也只能睡到十一點左右。我給他制定的養生保健方案中,除藥物干預外,最重要的是改善睡眠習慣。
中醫養生名著之一《養生三要》里說:“安寢乃人生最樂……睡足而起,神清氣爽,真不啻無際真人”。戰國時名醫文摯曾對齊威王說:我的養生之道是把睡眠放在頭等位置,人和動物只有睡眠才能生長,睡眠幫助脾胃消化食物。人一個晚上不睡覺,其損失一百天也難以恢復。
美國有兩位學者對7000人進行了長達五年半的研究,認為有七種原因可影響人的壽命,其中重要的一項是睡眠。人可以七天不進食,只要飲水尚可維持生命,但如果真正七天七夜不睡覺便有生命危險。有位生理學家用狗做實驗,每天只給水喝而不給食物,它能活25天,若連續五天不讓它睡眠,結果體溫下降4℃-5℃,再經143小時剝奪睡眠,它就死亡了。可見睡眠對于生命健康來說,是多么重要。
我的兩位會員,第一位,長期作息規律,一旦不能正常睡眠就會出現多種亞健康癥狀,甚至最后導致血壓異常;第二位,長期晝夜顛倒,睡眠不佳,出現血脂、尿酸、血糖異常,并且較早出現了心臟及大腦的并發癥,為未來的疾病控制及養生保健增加了很多難題。
清代著名醫家吳鞠通《溫病條辨·下焦篇》“陽入于陰則寐, 陽出于陰則寤”,睡眠與覺醒為陰陽變化的入與出、靜與動、息與作等的兩種機能狀態。陰陽二者對立統一, 交替進行, 這樣人們就有息有作, 有逸有勞。“一陰一陽之謂道”, 晝作夜眠, 才能維持正常個體基本的生命活動。
最后介紹一個安眠藥方:
炒棗仁15g,川芎6g,知母6g,生龍齒15g,茯神15g。涼水泡30分鐘,煮開,維持20分鐘,睡前30分鐘服。
我常常直接用這個藥方給短期失眠的人調理,效果很好。
李明輝,生于中醫世家,家學淵源深厚。現為慈銘·奧亞國際醫療會所的中醫保健主管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