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浣苓:公益組織自身應具備造血功能
——2013年金秋大派對在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舉行
來源:公益中國網 發布時間:2012-11-12

金秋大派對發起人吳浣苓女士致辭

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校長王麗娟女士致辭

愛心企業向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捐贈

愛心企業向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捐贈

2013金秋大派對現場
公益中國網 10月26日,主題為“從‘化緣’到‘造血’——公益2.0助力草根組織可持續發展”的2013年金秋大派對在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銳珂醫療、柯渡醫療等聯合主辦。主辦單位代表、愛心企業代表、公益媒體代表、愛心志愿者、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學員等近200人參加了本次公益派對。
據悉,截止目前認捐款項(包括現場捐款、捐購物卡、拍賣、義賣、采摘)已經超過50萬人民幣,這些款項將全部捐贈給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訓學校,截止日之后所有善款明細將會在相關網站公示。
長期熱心于中國公益的資深志愿者、“金秋大派對”發起人吳浣苓女士親臨現場主持了義拍環節,并發表了闡述現代公益理念的演講,表達了對中國公益健康快速發展的深切期許。
以下是吳浣苓女士演講全文:
各位志愿者朋友們早上好!
今天(10月26日)的活動連老天爺都支持我們,陽光明媚,氣溫回升,真是太好了!我代表主辦方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中國公共關系協會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銳珂醫療、柯渡醫療向所有在場的志愿者們以及因為種種原因沒能來到這里,但卻用種種方式對這次活動給予關心、支持的朋友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幾年來,我和朋友們一直在摸索民間慈善、草根慈善的道路。幾年下來,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最主要的有如下幾點:
一、不設基金會,沒有固定辦公室,沒有日常的行政開支,每個志愿者各自承擔必要的支出,如交通、通訊……所以,沒有管理費、勞務費等支出,籌集來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受助單位的項目上;
二、所有的捐款,直接進入受助單位的賬戶。志愿者及活動的組織者只負責監督善款的記錄、公示、使用。活動現場不設捐款箱。每筆現金捐款都會由兩名志愿者詳細記錄,并由捐款人簽字確認。做到每一分錢都有案可查,可公示、可追蹤、可監管。不愿留下真實姓名的可使用網名、筆名;
三、簡樸辦會,沒有級別之分。今天到場的有很多大公司的負責人,總裁、副總裁、財務總監、雜志社社長、媒體主編,但是都不會一一介紹。在這里沒有VIP,沒有領導,大家都是同樣的身份,都是志愿者。不管是否捐錢捐物,犧牲休息時間來到活動現場的都是志愿者,我認為都是善心的好人,都值得大家尊敬和感謝。這樣的活動門檻很低,什么人都可以參加。
幾年下來,這種模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和支持,我希望大家能對平民慈善、草根慈善提出更多建議,使更多的人參與公益慈善活動。籌集善款只是活動的一個小的目的,更大的用意是希望通過活動傳遞更多的正能量。我想,一個人如果有助人為樂的心,基本就沒有做壞事的可能,就像老農民說的,長了莊稼的地方不會長草。
我認為公益慈善應該是中國人價值觀的一部分,也應該是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打造公益慈善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通過幾個活動就完成,更不可能“大躍進”。這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是潛移默化的結果,是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很多熱心人士通過微博、微信、郵件各種方式轉發這次活動的消息,這就是正能量的傳遞。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慶智光辦學15周年。我和智光結緣13年多了,見證了他們的難、他們的苦,當然也分享了他們的喜悅。
我總結智光過去的15年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是“生存”:在王校長和老師們的照料下,孤殘智障兒童在這里有了一個安定的家,能有尊嚴的生活,而不是像動物一樣被鐵鏈鎖著,或被遺棄街頭;第二個關鍵詞是“學習”:15年來,智光摸索出讓智障殘疾兒童學習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方法,這是一件十分難能可貴的事;第三個關鍵詞是“認識社會”:智光沒有將殘疾智障孩子與世隔絕,而是盡量讓他們與正常人接觸,所以智光的孩子不像一般智障孩子那么怕人,臺上的丁叮和坐在身邊的孩子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這為今后的15年讓這些已成人的智障人士“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回報社會”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回報社會”這三句話是我為智光今后15年擬出的關鍵詞。
大家可以看到背板上的這行字:從“化緣”到“造血”,公益2.0助力草根組織可持續發展。公益慈善組織在中國的歷史不長,都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特別是創辦人都逐漸到了退休年齡,接班人有沒有同樣的影響力/號召力,是否能繼續得到資助?……這些都是嚴峻的問題!必須盡快使公益慈善組織自身具有造血功能,改變單一的靠“化緣”、靠“造血”的發展模式。
作為志愿者,我們的公益模式也應該相應的從單純的捐錢捐物的1.0版本升級到2.0版本,幫助草根組織可持續發展。這需要大家出謀劃策。剛才我說了智光下個15年的三個關鍵詞“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回饋社會”就是智光今后要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智光的代表會給大家介紹他們在這方面的思路和探索,我就不多說了。我想再次強調的是,公益慈善貴在公益﹑貴在參與、貴在奉獻、貴在堅持。“公益、奉獻、參與、堅持” 這四個關鍵詞是我十幾年來在談到慈善活動時極力倡導的。沒有這樣的精神,各位不會在休息日一大早跑到這里來。
我代表主辦方,再次向所有的志愿者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也代表志愿者們向王麗娟校長和智光所有的老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你們為這些孩子們奉獻了青春和熱血。15年來,你們辛苦了!衷心祝愿智光未來15年的路可以走得順一些。
最后,祝志愿者和智光的老師們、孩子們平安、健康、快樂,祝大家在這里度過美好的半天!
謝謝大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