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劉洲鴻:價值觀決定基金會高度
2013-11-14
劉洲鴻:價值觀決定基金會高度

2013-11-134 來源:公益時報 作者:張木蘭

  和劉洲鴻見面的那天,南都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南都基金會”)剛做完機構內部建設評估不久。他拿出表格給記者看,其中“我認為秘書處管理層之間有充分的溝通”、“同事們不會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來”等幾個選項,都有員工選擇“非常不同意”。

  “看到結果的那天晚上我沒睡好,雖然我有一些預感機構在內部治理的方面會有一些不如意。作為秘書長,我一定是有責任的。”劉洲鴻坦言。

  “會感到壓力么?”記者問。

  “說不上。這些問題是本來就存在的,不是因為你做個調研它才冒出來。我現在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讓大家滿意。”

  把這段對話提前是因為不是每個機構領導者都有勇氣直面員工的苛責,更難得他會心態平和地一面反思一面想究竟該怎么做。

  《公益時報》:南都基金會算是企業基金會么?

  劉洲鴻:從資金來源的角度講,南都基金會的資金來源于企業,我們的主要出資人是周慶治先生。但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基金會,企業對基金會沒有任何訴求,我們不需要為企業的發展做哪些貢獻,企業也不需要通過基金會來提升知名度,甚至出資人也沒想從這里頭獲得什么名利。他從來不接受記者采訪,也不在任何場合出現。因此我覺得南都基金會不算是一個企業基金會。

  《公益時報》:秘書處是如何跟出資人溝通才能做到這么獨立?

  劉洲鴻:基金會的發起人主要是徐永光和周慶治,他們在商量要干這件事情的時候就達成了高度的共識。尤其是徐永光,他從慈善總會出來就想探索要做這樣一個基金會:有資金、有項目,支持民間公益,并且不像傳統意義的公募基金會那樣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因為有資金,所以他們共同把基金會定位在這樣一個高度:為了公眾的利益。不存在誰說服誰的問題,基金會一開始的價值觀和文化已經是這樣。

  回到上一個問題,所以也不能說企業對基金會沒有訴求,它的訴求是基金會要支持真正的草根組織的發展,并且能撬動更多的資源共同參與。

  《公益時報》:徐永光今年在針對官辦慈善機構、民非制度等方面發出了很多振聾發聵的聲音。作為機構理事長,他的這些聲音代表機構觀點么?他需要在表達之前與機構進行溝通么?

  劉洲鴻:如果徐永光所講的跟基金會本身的業務沒有關系,他完全可以不溝通。但如果需要在一些場合講一些跟機構業務相關的東西,比如在銀杏伙伴的畢業典禮上發言,我們則是需要溝通的。秘書處會更細致地告訴他一些項目的發展情況、公益人才的現狀等等。他所講的東西和基金會的工作狀態是要保持一致的。我個人是很贊同他的觀點的。

  《公益時報》:2010年,南都基金會進行了戰略調整,三年過去,回頭看當時戰略規劃的方向是正確的么?

  劉洲鴻:這幾年我們都是在落實2010年的戰略,現在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2010年4月理事會在做了仔細的評估和回顧之后,通過了戰略規劃報告。之前基金會資金的20%用在行業發展上,80%用在新公民計劃上;調整后基金會70%的資金用來支持行業發展,30%用在繼續支持新公民計劃以及救災上。無論從機構的延續性還是從社會的需求上看,我們都不能把這部分(新公民計劃及救災)直接砍了,但事實上,雖然比例下降了,資金總量沒怎么變,因為總盤子變大了。

  支持行業發展的部分,主要有兩個項目:銀杏伙伴計劃和景行計劃。一個是支持人的發展,一個是支持機構的發展,這兩個項目的支出大約又占了70%中的80%。雖然還沒有進行第三方評估,僅從基金會自身的評估來看滿意度還不錯。

  當時戰略調整的方向應該是與基金會的定位以及品牌高度一致的。品牌和品牌建設是我今年一直在探索的東西。

  《公益時報》:品牌建設具體是指什么?

  劉洲鴻:南都基金會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過去通過項目的角度來撬動更多資源就是一條腿走路,而一旦品牌建立起來就是兩條腿走路。具體講,前幾年我們也做了很多事情,感覺關起門來大家討論都認為項目做得很好啊、對受益人的幫助很大啊、很創新啊,但結果對同行或社會的影響就是很有限。

  因為這個品牌的定位還沒有最終確定,所以這是我第一次跟媒體講,我們也正在研究到底基金會該有一個什么定位。初步的考慮是做成行業標桿。我們希望品牌做起來之后,基金會各方面能達到什么程度都有一個細化的標準,其他基金會在做一些東西的時候會想到來借鑒;另外對于我們的合作方來說,也會因為跟我們的合作而更容易被其他人接納,簡單說就是你從南都這拿了一塊錢,但你會因為從南都這拿了一塊錢而從其他地方得到一百塊錢的支持。就像我們支持的銀杏伙伴,有的人之前在地方政府看來是存疑的,但因為我們支持了他,政府對他的看法也有了改變。這就是品牌的作用。

  《公益時報》:這個品牌建設具體落實在基金會工作上,需要大家做什么?

  劉洲鴻:如果定位成行業標桿的話,那么基金會的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意識,一言一行都會在這個指導下進行。剛才講,基金會各方面能達到什么程度也都應該有一個細化的準則,別人一看就很清楚,南都是怎么做的。

  另外在傳播上,不能再單圍繞項目進行,應該會有一個系統的品牌傳播策略。當然,這些都還沒有最終確定,只是我當下的想法。

  人物檔案

  劉洲鴻,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福利專業哲學博士。曾任中國青少發展基金會助理總干事,新公民學校發展中心總干事,首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副秘書長。民政部基金會評估專家;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專業委員會委員。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