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耀:挑戰與機遇并存
2013年11月18日 來源:和訊網
和訊網消息 “中國公益論壇”于2013年11月18日在北京舉辦,本屆主題為建立慈善領袖對話機制,推進慈善事業發展。和訊網全程播報。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在論壇上發表演講,他表示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面臨著三個大的挑戰,也有三個大的機遇。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振耀:我想就挑戰和機遇發表三點看法。第一、我認為中國的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面臨著三個大的挑戰。一個挑戰就是我們缺乏現代慈善經驗,我們中國人不乏愛心。2008使全體中國人民揭開了一個現代公益慈善時代,但是五年過去了,看看五年來的風風雨雨,其實我們還相當缺乏經驗,我們有時候有很多不理性,甚至自我傷害的行為,我覺得這是我們要思考的。第二個挑戰我認為我們缺乏現代的、慈善的法律系統,有部分法律已經確立,但是作為體系和系統還沒有確立起來。我們的慈善組織通過這個時期研究發現,它受到的政策優惠還不如商業公司,這是我們需要特別警惕的。第三個我們缺乏現代的機制,包括政府和民間,這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與合作,包括民間各個專業,各個組織之間缺乏行業性的健全的一套聯席機制。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第二、其實現在,特別是最近一個星期,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有三個大的機遇。第一個機遇毫無疑問,剛剛結束的三中全會其實是全面規范了社會體制改革,特別是現代的公益慈善事業,包括立法、免稅、注冊、志愿服務,包括政府采購。這標志著整個中國開始進入到了一個社會體制改革時代。但是,同時我覺得第二個機遇在于,你們可以看看主席臺上的三個人,陳峰董事長、任志強董事長和我,這三個華人,中國人,你們注意我們三個的共同性,年齡差不多,但行業不一樣,現在又坐到了這里。為什么能夠坐到這里,我認為恰恰在說明中國面臨一個非常好的代際機遇,就是我們這代人,差不多60歲左右的人沒有辦法,我們都在思考著未來,我們是從比較特殊的年代走來,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在不同的領域都有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是,現在又匯合在公益慈善這個領域,我覺得這是一個潮流,這是一個豐富的財富,其實更不要說最近兩個月來大家注意到中國公益慈善有一些非常大的領導人物,包括朱镕基總理,李瑞環主席等等他們也在建立基金會,我覺得中國的慈善事業面臨這樣一個大的機遇。
第三、其實我覺得更大的機遇在于今天上午大家的討論,其實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慈善時代,你的企業做不了社會責任,就不可能辦好企業,像剛才寶馬的老總他們講的,我也覺得像我們主持人說的,他們為什么能家庭傳承幾代,等一會兒像Peggy DULANY要講的,不僅是家庭,也有企業,他們有很好的引領,我覺得全球已經進入到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對中國來說尤其如此。
在討論了挑戰和機遇之后,我覺得我們需要行動,我談的第三點意見就是中國我們公益慈善界應對未來的現在的挑戰,一定要用好機遇,第一個機遇我覺得應該注意采取行動建立更有影響力的慈善項目和組織,這包括建立專業化的組織項目以及聯盟。我剛才看到企業很好,現在資本年,我們慈善界有沒有這樣的行業,有沒有這樣的更多的組織,我要告訴大家是,太少,太少,單個的行動缺乏非常有影響力的項目,缺乏非常大的項目,更不要說缺少全球的視野。中國慈善家現在到國外做慈善的鳳毛麟角。第二、我們應該和政府之間產生積極的互動機制,當政府把大門打開以后,考驗民間的時代其實來臨了。我們如何建立一種民間的智庫,如何為政府的深度改革,更好的改革提供更好的合作,我覺得這需要機制化。第三、其實我覺得需要推動全球化的交流和學習機制。我們需要非常大的開放,不僅是中美慈善家,中外慈善家,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的東西南北和各個領域的慈善家,我覺得需要分享,我們需要不僅僅建立這樣的論壇,是不是也應該建立更多的,多種類型的,像任總倡導的讀書會,俱樂部,更經常的分享,讓我們更好的能迎接挑戰,利用機遇。我認為未來三到五年,將是中國慈善事業大發展的時代,關鍵的是要看我們善不善于利用好這一次機遇,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