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勝:非公募不可網上募捐
2013年12月17日 來源于:財新網
【背景】近日,安徽省寧國市一網絡論壇計劃為當地3名尿毒癥患者公開募捐,但籌備過程中負責人被民政局約談,公募活動流產。網友欲為重病患者募捐“救命錢”卻被民政部門干預,引發輿論熱議。
從“建議暫停”到“無需審批”,民政部門的做法是否合情合理?網絡論壇組織慈善募捐,是否合法合規?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勝表示,寧國論壇作為民間的商業性論壇,是否具備公募資格,現階段并無法律明確規定,未被賦予資質也不受禁止,這導致民政部門具有很大的自由裁斷權。解決這一問題,根本上要靠加快慈善立法進程。
鄧國勝指出,民間組織、社會團體是否有權公開募捐,現行法律并無明確規定。1999年頒布的《公益事業捐贈法》只規定了受贈方的資格,沒有明確誰可公開募捐。而現行《基金會管理條例》則規定,公募基金會可以向公眾募款,非公募基金會不可以。
也就是說,民間組織、社會團體能否公開募捐,處于法律模糊地帶。目前,江蘇、廣州市等地出臺規定,允許依法登記注冊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非營利的事業單位,經申請民政部門批準后,可開展慈善募捐。
但是,寧國論壇所在的安徽省尚無此規定。不過,鄧國勝指出,即便是按廣州、江蘇等地的規定,寧國論壇作為商業性論壇,也不屬于登記注冊的民間組織,公開募捐資格存疑。但是,關于商業性論壇公開募捐,法律并無明確禁止,這在實際操作中就有了彈性空間。
鄧國勝認為,民間組織公開募捐,確實存在監管問題。寧國論壇此前多次開展募捐活動,民政部門沒有干預,并不意味著此后不會干預。如要獲得合法性,最理想的做法是掛靠公募基金會或當地紅十字會,成立一個專項基金,并接受公募基金會的監管。
他表示,此事暴露出中國慈善救助領域法律法規的缺失,這又導致作為監管者的民政部門自由裁斷權較大。中國至今為止尚沒有《慈善法》,希望類似事件后,立法者加快《慈善法》立法進程,以確立公開募款的主體和資格,彌補這一法律空白。
(財新實習記者 韓曉梅 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