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唐寧:宜信為普惠金融而生
2014-01-03

唐寧:宜信為普惠金融而生

發布時間:2014年01月03日 來源:經濟觀察網 胡群/文

    七年時間,把小額信貸規模做到全球第一,可以說唐寧擁有足夠驕傲的資本。但他最得意的不是這個成果,而是中國普惠金融事業開拓者的角色。

  早在1997年暑假,尚在美國讀書的唐寧經由導師介紹,從美國前往孟加拉,學習尤努斯在當地嘗試的小額信貸模式。唐寧和格萊珉銀行的同事們花很多時間在田間,他們每天騎著二八式的自行車,到村子里去看那些錢怎么送到貧困婦女的手中。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最底層農村的生活狀態,看她們怎么五人結成一個互助組簽約,有的婦女連名字也不會寫,就教她們寫名字,教她們錢怎么用,怎么遵守信用,還要告訴她們要喝純凈水、洗臉毛巾和其它毛巾需分開等,都是一些很基礎的知識。這次經歷是我"普惠信用"意識的開始。”唐寧稱。

  隨后經過十年的思索,唐寧于2006年在北京創辦了宜信(Cred-itEase)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作為中國最早的P2P小額信用貸款服務中介機構之一,宜信目前已在100多個城市和20多個農村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規模超過美國最大的P2P機構Lending Club,傲視全球。

  信用的“挖井人”

  唐寧曾就讀于北京大學數學系,后赴美國攻讀經濟學。在美國5年的學習和工作經歷,讓他深深感受到,信用是每個人至關重要的社會資本。當他回國后才發現,占社會絕大多數的草根階層并沒有真正享受到本應擁有的信用的價值。

  人人有信用,信用有價值,如果沒有信用記錄,最大的問題是融資難。這個道理人人得知,但并非人人都能變成天大的商機。而唐寧則用一腔熱誠敲開了大門。

  2003年前后,作為天使投資人的唐寧,投資一家名為“達內”的IT培訓機構。當時,有很多參加培訓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向唐寧提出,能不能邊培訓邊付款?

  唐寧覺得這些參加就業培訓的學生群體應該是個好的信用人群。他們希望通過培訓做更好的自己,而當他們學到了好的技能,找到好的工作,還款能力會更強。唐寧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資金問題。為此,唐寧首先想到的是去找金融機構。

  唐寧找遍了在官網和宣傳冊上有“創新”字樣金融機構,無論是外資還是內資。請他們幫助那些學生和家長。但無論是國際的還是國內的機構,當時都說不靠譜。“沒辦法,我就拿出自己的錢借給了100多位學生,結果還款效果很好。當然我也做了前期功課,也做信用風險控制。”

  由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很多培訓機構的領導老師也很感興趣,越來越多人參與到其中,這樣一個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模式就被創造出來了。

  那時候無論是唐寧,還是宜信的團隊,都還不知道國外有叫P2P的類似模式。“模式創新有的是抄出來,有的是逼出來,但無論如何你想解決傳統金融體系所未能解決問題,要通過模式創新,否則的話很難合法合規地去服務這群人。”唐寧稱。

  小微融資“天問”

  中國經濟下一輪增長不僅依靠大企業,更要靠幾億農民和六千萬小微企業主,他們正是經濟的毛細血管。但這數量龐大的人群過去基本上被屏蔽在傳統的金融服務之外。沒有抵押、沒有擔保他們不可能獲得資金的支持,不可能抓住提升自己的機會。如何使其獲得增長機遇?如何將資金傳送到最需要也最能釋放價值的人群?

  “解決上述問題的核心在于普惠信用。”唐寧稱,信用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天然的無形資產,并不因個人的財富數量而有所區別。國外的實踐已經證明,窮人同樣有信用,甚至比富人的信用更好。但是,我國還缺乏一個好的釋放信用價值的渠道,這對國家和社會的信用體系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唐寧結合中國社會信用的實際情況,開創性地推出了小額信貸服務中介模式。宜信主要為之前未得到正規金融機構覆蓋、難以獲得資金的用戶建立信用,釋放信用價值,獲取信用資金,并為他們提供能力培訓等增值服務。

  一方面是中國草根階層強烈的金融壓抑,一方面是獨創性的商業模式,宜信自創立便迎來快速發展。

  行業的鳳凰涅槃

  自2012年起,行業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互聯網賦予普惠金融全新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間。

  “發展普惠金融,小微人群是重點,信用是基礎,能夠通過互聯網技術更好的去服務小微,讓金字塔底層人群更好獲取金融服務,我想這是互聯網金融一個重要的理念和方向。”唐寧向經濟觀察報表示。

  2006年宜信初建時,互聯網金融遠不及當前受追捧。隨著宜信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期。普惠金融是面向更加廣泛大眾的金融業務,目前互聯網金融主要包含有P2P借貸、眾籌、互聯網理財等新金融模式。

  據《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數據指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至少全國已經有132家P2P借貸機構。而根據一些媒體更為激進的統計,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國可能擁有各類打著“P2P”旗號的企業多達2000余家。

  “對于互聯網金融進行評價,尚缺乏足夠的時間序列和數據支持,要留有一定的觀察期。以P2P為代表的新興金融服務模式,是建設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央行將本著鼓勵創新、包容失誤的態度進行行業監管,而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的成立也將在行業自律方面起到很好的監管補充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在12月4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主辦的“2013互聯網金融論壇”的講話,讓包括唐寧在內的業界探索者吃了個定心丸。

  由此可見,央行非常希望P2P行業可以通過有效自律等方式,完成自己的涅槃和進化。“P2P這個行業或許顯性門檻很低,但是這個行業的隱性門檻非常高。沒有有效的風險控制和信用管理,怎么可能做的下去?”正如唐寧所言,太多企業只是趕著P2P和互聯網金融的熱度,想來撈一把的心態,而不是踏實服務普惠金融。

  未來仍專注于小微

  今年9月27日,宜信與IDG資本成立一億美元的金融創新基金。將主要關注相關公司的中早期階段甚至種子期階段,涉及到的投資金額在單個公司單次投資中可以最少到幾十萬至一百萬人民幣不等,如果需要也可以最大到1億元人民幣的規模。

  雖然越來越多的機構闖入互聯網金融領域,但唐寧認為宜信的根本在于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領域,中國小微金融市場潛力巨大,遠遠沒有達到飽和。

  “中國人對小微企業的認識還較為淺顯,認為一家小微企業在幾年之后仍未成長為大企業就是不夠成功。實際上絕大多數小微企業植根于它所服務的社區、人群,有很好的定位和運營模式,甚至可以代代傳承,也是成功的企業。”唐寧認為,這里的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就是宜信的客戶資源。

  但唐寧始終認為,P2P只是一種服務于普惠金融的手段,并非目的,不能因為宜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P2P公司,就不去做其他資金渠道開發。“宜信不是為P2P而生的,我們是為普惠金融而生、為財富管理而生的。”唐寧最后說道。

  只要有人需要資金,有人能夠提供資金,金融市場就不會消失,金融創新就不會停止,但業精于專,方顯卓越。當前P2P、眾籌、互聯網理財都只是表現形式之一而已,金融市場及其創新還將吸引更多的人參與,當然還會遇到新的挑戰,但他們必須學會應對挑戰。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