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焊皇〉捅8采w率低原因
2014年01月22日 來源:財新網
【背景】按道理,富裕省份的城鄉低保待遇應該更有保障,低保覆蓋率應該更高。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
據權威專家透露,目前,在廣東、浙江、北京、上海等地,低保覆蓋面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就出現了“越是富裕省份低保覆蓋率越低”的怪現象。此外,低保制度在一些地方成為尋租的對象,村干部或其親屬“吃低保”也屢有報道。
針對這些問題,10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制度,要求以法治方式推進社會救助制度建設。會議決定,“要推進以法治方式織牢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抓緊把已有的成功做法上升為法規制度”。
目前,中國已基本建立了以低保制度為核心的社會救助體系,但該領域依然無法可依。據10月31日公布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2013年12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將首次審議《社會救助法》(草案)。
加快社會救助立法能否解決上述問題?建立完善的社會救助制度框架,目前還應該做些什么?
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華俊表示,由于富裕省份的低保投資由地方財政出錢,中西部省份則主要由中央財政補助,這導致越是經濟發達地區,城鄉低保的覆蓋率越低,對低保名額控制越嚴格,未能做到“應保盡保”。這必須通過加快社會救助立法加以解決。
高華俊曾在民政部低保司長期工作。他認為,現行低保制度有兩大缺陷。
第一,覆蓋面存在巨大的漏洞,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覆蓋面越低,低保水平越落后。這是因為,發達地區的低保資金由地方籌集,而中西部地區的低保由中央撥款。廣東、浙江、北京、上海等地,低保覆蓋面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例如,廈門BRT公交爆炸事件的肇事者,就曾因低保資格被取消上訪。這從側面反映,一些發達地區把低保名額限制得太緊,無法保障底線民生,這很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患。
第二,社會救助體系和社會服務沒有很好地銜接。低保制度的提升始終局限于“擴面提標”,即擴大覆蓋人群和提高補貼標準,沒有涉及對窮人的服務問題。
高華俊表示,社會救助在瞄準、找準窮人的同時,必須提供相應的福利服務。這并不意味著要建設福利院等設施,而應是讓社區服務者、社會工作者或專業志愿者參與,為困難人群提供照料及心理介入等。
高華俊介紹,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保障制度有三個層面,最高的層面是福利制度,第二層面是保險制度,第三層面是社會救助制度。
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社會慈善、社會福利、社會救助都和社會工作、社會服務緊密聯系。只有這樣,社會救助才能真正做實,發展和提升空間才能打開。否則,社會救治就只局限于“救多少人”和“給多少錢”的問題。
高華俊認為,中國需要重新整合三個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這項制度才能獲得整體提升。而立法正是解決三者銜接問題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國僅有《社會保險法》,這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再出臺《社會救助法》和《社會福利法》,《社會福利法》還應該針對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分別制定。
高華俊表示,“只有通過國家層面的立法,才能綜合調動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起到系統性調節的作用。單純靠‘擴面提標’和增加投入,很可能會邊際效益遞減。現在已經到了通過立法,解決社會救助制度系統性問題的時候了。”■
?。ㄘ斝掠浾?林韻詩 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