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人民日報:我們為什么要“回到孔子”
2014-09-29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拯

不妨把時針撥到二千多年前,回到那個文明覺醒的“軸心時代”。那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也是不同文明類型破繭而出的時期。蘇格拉底用思辨哲學開辟了西方文明,釋迦牟尼在冥想中啟發了印度文明,而中國的孔子,則在世界的東方寫下中華文明的遺傳密碼,在人類文明圖譜中點亮了熠熠生輝的中國星。 

這顆中國星,跨越大江大河、穿越歷史時空,愈加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和智慧。在人類歷史上,惟有中華文明未曾出現斷層而保持了連續性,今天的中國人仍能從容閱讀孔子留下的文字;惟有中華文明未曾出現過大規模的宗教戰爭,直到今天這個東方民族仍將“尚和合”寫在自己的大旗上。“中華文明,不僅對中國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代表著一個古老文明深刻的自我認知。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呼吁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當地區沖突不斷上演,戰爭和暴力屢屢擊碎人們的和平夢想,如果政治精英能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當饑餓和貧困的陰影仍然籠罩著欠發達國家的婦女與兒童,如果跨國公司能想想“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當不斷膨脹的感官欲望把環境傷害得千瘡百孔,如果每個人能想想“克己復禮為仁”……即便“回到孔子”只是一種軟約束,它至少能讓現代人在踏上歧途時,聽到內心的“咯噔”一聲。 

當然,對于在現代化坐標中登攀高點的中國人而言,“回到孔子”不僅僅出于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精神資源這個功利目的,它更意味著一個古老民族在價值和情感上的回歸。當越來越多的人痛心疾首于“故鄉淪陷”,滿心渴望從傳統典籍中找到此心安處,當一個國家把建設文化強國、塑造核心價值觀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些都表達著上至廟堂、下及萬民的共同訴求:中國越是在現代化道路上狂飆突進,就越需要仰望歷史星空校準價值航向、補充精神給養。

 

技術的無遠弗屆,并不代表文化的逐漸趨同。亨廷頓早就觀察到,現代化并不意味著西方化,反而會促進本土文化的復興。法國社會學家勒龐說,“脫離了傳統,不管民族氣質還是文明,都不可能存在。”民族既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也是一個記憶的共同體;若喪失這一記憶,也就不成其為一個民族了。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與魂,是中國所以為中國、中國人所以為中國人的獨特標識,“去中國化”無異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還談什么生命力和影響力?

 

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簡上寫下“君子和而不同”,這不僅成為中華文化的內在品格,也代表著中國對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文化的共存,不是讓一種文明普適化,而是要尋求大多數文明的共同點和公約數。畢竟,只有每一顆星星都發光,人類文明的星空才會更加璀璨。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