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講自性,它不迷信,向哪里求?向你自心里面去求,有求必應,向外面求求不到,統統都要向自性。求長壽得長壽,求兒女得兒女,求升官就升官,求發財得發財,什么都能求到,求成佛都能得到,何況世間這些小事,哪有求不到的!你懂得道理,真的有求必應。我們學,學了得到好處,要全心全力把這個好處介紹給別人,大家都能斷惡行善,就形成共業,共業好,共業就是天下太平,共業就是極樂世界。我們能不能把這個地球變成極樂世界?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地球上的居民覺悟,放下對立,放下控制,放下占有,這世界就是極樂世界。
我們學習給別人看,學菩薩先學什么?先學謙虛,謙卦六爻皆吉,趨吉避兇從這下手。中國古圣先賢教我們,從小學謙虛、謙讓。天主教的《玫瑰經》是他們的早晚課誦,《玫瑰經》十五段,第一段圣母瑪麗亞的謙虛,擺在第一條。中國老祖宗也如是,你讀《禮記》,一翻開第一句是‘曲禮曰,毋不敬’。佛法里有很多懺儀,拜懺里頭的儀規,你展開本子第一句話,‘一切恭敬,一心頂禮’,謙虛!人謙虛恭敬才滿心的歡喜,滿面笑容。
中國的寺廟有一定的規矩,你進山門第一個看見的是誰?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造的是什么像?布袋和尚的像。宋朝的布袋和尚,他走的時候告訴大家,他是彌勒菩薩再來的,說完就走,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以后中國人造彌勒菩薩像都造他的像,歡喜佛,進入佛門里歡歡喜喜。菩薩在一切大眾當中所示現的,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體現出一片慈悲,我們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業才容易消除。如果這一點做不到,你的業力消不了,業要是消不了肯定增長,那麻煩就大了!在六道里面是業報身,善多惡少你享福,善少惡多你得受罪,不能怪人,別業共業都不可以怨天尤人,都要知道是自作自受,自己承當,沒有人能代替的,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