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一行禪師:知己無知乃知之始
2022-04-22新浪佛學
95cc-96d52604872aa28f57c5f9c5392a9954

我將會是一朵花,或者是一片樹葉。我將存在于這些形色中,并向你打招呼。(攝影:@海朝)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諸法,這里的意思是事物。人是法,樹是法,云是法,陽光是法。我們能夠想象得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法。所以當我們說“是諸法空相”的時候,我們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以空作為它的自性。這就是為什么一切事物能夠存在的原因。這個講法很有意味。它意味著無生無死。這是觀音菩薩曾經說過的極其重要的話。

       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會看到生生死死。一個人出生時,有一份出生證明。當他死后,為了安葬他,又有一份死亡證明。這些證明書進一步證實了生死的存在。但是觀音菩薩卻說“無生無死”。為了看看他的說法是不是正確的,我們必須更深入地觀察。

       你出生的日子是什么?在你出生以前你已經存在了嗎?讓我來幫助你。出生意味著從無到有。我的問題是,你出生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嗎?

       假設一只母雞要下蛋。在它下蛋以前,你認為那只蛋已經存在了嗎?是的,當然啦,它在里面。在你出娘胎之前,你也在里面。這意味著在你出生以前,你已經存在了在你母親的體內。事實是,如果一樣東西已經存在了,它就不必再出生了。出生意味著從無到有。如果你已經是某個東西,那么出生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你所謂的生日實際上是你的延續(xù)日。下一次你向別人祝賀時,你可以說“延續(xù)日快樂”。我認為關于我們究竟是什么時候出生的,我們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概念。如果我們倒退九個月,退回到母親懷孕期間,我們就有一個更好的日子,可以填到我們的出生證明上去。在中國,當你出生的時候,人們認為你已經一歲了,在越南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說,我們這一期生命是在母親的子宮里、從母親懷孕的時候開始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這個日期寫到出生證明上。

       但是這個問題仍然存在:在你母親懷孕以前你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如果你說“存在”,我認為你是正確的。在你母親懷孕以前,你已經存在了,也許一半在你父親體內,一半在你母親體內。因為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從空無而變成某種東西。你能指出一樣東西曾經是空無嗎?你認為一朵云能從空無中產生嗎?在成為云之前,它是水,也許是一條流動的河。它不是空無。你同意嗎?
       
       我們不能想象事物的誕生。它僅僅是一種延續(xù)。請再回溯得更遠一些,你將會看到,你不僅存在于你父母的體內,而且也存在于你的祖父母以及你的曾祖父母的體內。當我更深入地觀察的時候,我可以看到,在某個過去世,我是一朵云。這不是詩,這是科學。我為什么說在某個過去世我是一朵云呢?因為我現在是一朵云。沒有云我就不可能存在。我就是此刻的云、河流和空氣,所以我知道,過去我曾是云、河流和空氣。我是巖石,我是水中的礦物質。這不是一個相信輪回的問題,這是地球上生命的歷史。我們曾經是青草、陽光、流水、真菌和植物。我們曾經是單細胞的生命。佛陀曾說過,在他的某個過去生里,他曾經是樹,是魚,是鹿。這些不是迷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是云、鹿、鳥、魚,而且我們將繼續(xù)成為這些東西,而不僅僅是在過去世。

       不僅僅生是這種情況。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誕生,也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死亡。這是觀音菩薩說的話。你認為一朵云會死嗎?死意味著從有到無。你認為我們能把某件東西變成空無所有嗎?讓我們再回到這張紙上。我們也許妄想把它毀掉,我們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點燃一根火柴,把它燒掉。但是如果我們點燃一張紙,它的一部分將化為煙,而煙將上升并且繼續(xù)存在。由這張紙燃燒所產生的熱量,將進入到宇宙中,并滲透到其它的事物里,因為熱量是紙的下一生。余燼將成為土壤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張紙的下一生中,它可能同時是一朵云和一株玫瑰。為了認識到這張紙永遠無生無滅,我們必須非常仔細、留心。它可能以另外的形式存在。但是,我們不可能把一張紙變成空無一物。

       每件事物都是如此,甚至你和我。我們不受生死的支配。一位禪師或許會給學生這樣一個話頭去參:“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們去開始一個認識自我的旅程。如果你做得好,你將能看到你的前生和你的來生。請記住我們不是在談論哲學,我們是在談論真實。看看你的手,問問你自己:“我的手從什么時候開始存在的?”如果我們深入地觀察自己的手,我就可以看到它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有三十多萬年了。我看到我的很多世祖先,不僅僅是在過去、而且是在現在,仍然活著,我僅僅是一個延續(xù)。我從來不曾死過。如果我曾經哪怕死過一次,我的手怎么會還在呢?

       法國科學家盧瓦希爾(Lavoisier)說過,“沒有事物被創(chuàng)造,也沒有事物被毀滅”。這與《心經》所說恰好是一樣的。即使是最好的當代科學家也不能把哪怕是小如一粒塵埃或一顆電子的東西減少至空無所有。一種能量形式只能轉化為另外一種能量形式。有永遠不能變成無,哪怕是一粒塵埃。

       通常我們說,人來自于塵埃,又回歸于塵埃。這聽起來不怎么令人高興。我們不想回歸塵埃。這兒有一個分別,就是:人是很有用的,可是塵埃根本沒有什么用。但是科學家們甚至不知道一粒塵埃是什么!它仍然是一個秘密。想象一下,一粒塵埃,它的電子以每秒鐘十八萬英里的速度圍繞著原子核高速旋轉。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回歸一粒塵埃將會是一樁多么令人激動的奇遇啊。

       有時候我們有這種感覺,即我們知道一粒塵埃是什么。我們甚至自稱我們了解人我們說人將會回歸塵土。因為我們與一個人共同生活二三十年了,我們就會有這種印象,即我們了解他(她)的一切。所以,當我們開車時,那個人緊挨著我們坐著,可是我們卻在想著其它的事情。我們對他不再感興趣了。多么驕傲啊!坐在我們旁邊的人是一個真正的秘密!我們只是有這個印象,我們了解他,但是實際上我們不了解任何東西。如果我們用觀音菩薩的眼睛來觀察,我們將會看到,即使那個人的一根頭發(fā),都是整個宇宙。他的一根頭發(fā)可以成為通向終極真實之門。一粒塵埃可以是天國、凈土。當你明白你、一粒塵埃和所有事物是互即互入的時候,你將會領悟到事實確實如此。我們必須謙恭。有一句中國諺語講:“知己無知,乃知之始。”

       秋季的一天,我在一個公園里,被一枚非常小但是很美麗的心形樹葉吸引住了,我注視著它,它的顏色幾乎是紅色的,勉強掛在樹枝上,幾乎快掉下來了。我跟它在一起呆了很長時間,問了它很多問題。我發(fā)現,這片樹葉曾是這棵樹的母親。通常我們認為樹是母親,而樹葉只是孩子,可是當我觀察這片樹葉的時候,我看出來,這片樹葉也是這棵樹的母親。樹根所吸取的只是水和礦物質,還不足以為樹提供營養(yǎng),所以樹就把這種原始樹液傳送到樹葉那兒去,然后借助光合作用,樹葉負責把這種原始樹液轉化成加工過的樹液,并把它傳送回去,滋養(yǎng)這棵樹。因此樹葉也是樹的母親。因為樹葉是通過樹莖與樹連接在一起的,它們之間的交流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不再有一根莖把我們與母親聯系在一起。但是當我們處在她子宮里的時候,我們有一根非常長的莖(一條臍帶),我們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就是通過這條莖傳送給我們的。不幸的是,在我們稱之為生日的那一天,它被剪掉了,而我們得到一個錯覺,即我們是獨立的。這是一個錯誤。我們繼續(xù)依賴母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還有其它幾位母親。大地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有很多莖把我們和我們的母親大地聯系在一起。有一個莖把我們與云聯系在一起。如果沒有云,我們就沒有水喝。在我們的身體構成中,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因而連接云和我們之間的莖就真的存在了。我們與河流、森林、伐木工人以及農民之間的情形都是如此。成百上千的莖把我們和宇宙間的每件事物都聯系在一起,因此,我們才存在。你看到了你和我之間的聯系了嗎?如果你不存在,我也就不存在了,這是肯定的。如果你還沒有看到它,那么你就再深入地觀察一下,我相信你會看到的。正如我所說過的,這不是哲學。你必須真的自己去看。

       我問這片樹葉,它是否感到害怕,因為秋天了,其它的樹葉都落了。它告訴我,“不,整個春夏期間我都充滿了生機。我努力地工作著,幫助著滋養(yǎng)這棵樹,我的很大一部分已經溶入到這棵樹中。請不要說我只是樹葉這個形象,因為樹葉這個形象只是我的極小一部分。我是整棵樹。我知道我已經在這棵樹里,而且在我回歸土壤的時候,我將繼續(xù)滋養(yǎng)這棵樹。這就是為什么我不焦慮的原因。當我脫離樹枝飄向地面時,我會向樹揮手,告訴她,‘我們很快就會再見面的’。”

       突然,我看見了一種智慧,非常像《心經》中所包含的那種智慧。你必須去體察生命。你不應該說“樹葉的生命”,你只能這樣說“樹葉里的生命”和“樹里的生命”。我的生命只是生命,你可以在我這里也可以在樹那里看到它。那天有一陣風吹過,一會兒之后,我看見那片樹葉脫離了樹枝,飄落到地上。它快樂地飄舞著,因為當它飄落的時候,它看到了他已經在樹里面了。它很幸福。我垂下了頭,我知道我們可以從這片葉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因為它不害怕——它知道,一切事物都無生無死。

       天空中的云也不會害怕。時間到了,云就會變成雨。變成雨,落下來,喧嘩著,成為密西西比河、亞馬孫河或湄公河的一部分,或者落在蔬菜上,后來成為人的一部分,這些都是很有樂趣的。這是一次令人非常興奮的奇遇。云知道,如果它落到地面上,它可能會成為海洋的一部分。所以云不害怕。只有人才感到害怕。

       海洋中的波浪有始有終,有生有滅,但是觀音菩薩告訴我們波浪是空的。波浪全體是水,但是波浪空掉了一個孤立的自我。因為風和水的存在,波浪這種色才成為可能。如果波浪只看到它現有的有始有終的形色,它就會害怕生死。但是如果波浪看到它同時是水,并把自己同水統(tǒng)一起來,那么它就可以從生死中解脫出來。每一個波浪產生了,然后又消失了,但是水卻擺脫了生滅。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經常玩一個萬花筒。我拿一根筒管和幾片毛玻璃,一點一點地轉動,就可以看到很多奇妙的景象。每一次我用手指輕輕地撥動一下,一個景象就會消失,而另一個景象就會出現。當第一個景象消失的時候,我根本不會哭,因為我知道沒有任何東西受到損失,另一個美麗的景象總是隨之而來。如果你是波浪,你與水成為了一體,用水的眼睛來看世界,那么你就不會害怕起起伏伏了。但是請不要滿足于推度,或者把我的話當成事物本身。你必須進入其中,體味它,并與它融為一體。你可以通過禪觀來達到這一點,你不僅僅要在禪堂里修禪觀,還要把它貫徹到你的日常生活當中去。當你做飯、打掃房間、走路的過程中,你可以觀察事物并努力從空觀的角度來看透它們的本質。空是一個樂觀的字眼,它一點也不悲觀。當觀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他能看到事物的空性,突然間,他超越了所有的恐懼和痛苦。我曾經看到過有人面帶微笑,安詳地離開人世,因為他們明白生與死僅僅是大海上面的波浪,就像萬花筒中的一個景象。

       于是你就會明白,我們可以從云、水、波浪、樹葉和萬花筒中學到很多東西。從宇宙中所有其它事物那里,也是如此。如果你仔細地觀察事物,足夠地深入,你就會發(fā)現互即互入的秘密。一旦你看到了它,你將不再會屈從于恐懼——對生的恐懼或對死的恐懼。生死只是我們心中的妄念,并且這些妄念與現實不相符。這就像上和下的概念一樣,當我們舉起手來的時候,我們很肯定這是上,當我們垂下手的時候,說這是下。天堂是上,地獄是下。但是坐在地球另一面的人們肯定不會同意的,因為上下的觀念不適用于整個宇宙,就像生死的觀念一樣。

       那么請繼續(xù)往回看,你將會看到你一直就存在著。讓我們一起來看,并融入樹葉的生命當中去,這樣我們就可以與樹葉成為一體了。讓我們融入進去,與云或者與波浪成為一體。認識到我們作為水的本質,這樣我們就可以擺脫恐懼。如果我們非常深入地觀察的話,我們將會超越生死。

       明天我將繼續(xù)存在,但是你要非常留心才能看到我。我將會是一朵花,或者是一片樹葉。我將存在于這些形色中,并向你打招呼。如果你足夠留心,你將會辨認出我并問候我,我將會非常高興。


(摘錄自一行禪師《與生命相約》)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