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凈土,凈土最基本的是"凈業三福"。凈業三福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唯有真正修十善業,前面三條才有,孝親尊師慈悲才落實;如果沒有十善業道,前面孝親尊師慈心全是假的。這是第一個條件。具足這一個條件念佛,才生凡圣同居土;凈業三福三條,具足兩個條件,往生的時候生方便有余土;三個條件圓滿具足,生實報莊嚴土。所以我們最低限度要把第一條做到,第一條就落實在十善業道。古人是走這個路子,所以他在短短幾年時間就有成就。
我們今天疏忽了,不曉得這個道理,在修學上沒有扎根,起心動念都落在自私自利,這怎么行!換句話說,貪瞋癡慢沒有舍掉。別人贊嘆我們,我們歡喜;別人罵我們、侮辱我們,我們心里很怨恨。這就不行。這樣搞法,功夫怎么會得力?我們看看古人對于順逆境緣的心態,聽到別人贊嘆,自己感到恐懼;"我做的是不是像他贊嘆的?"不會生歡喜心。聽了之后,人家贊嘆我好;"我做得不夠好,差得很遠。"別人毀謗我們,自己一定回過頭來反省,決定不怨恨別人;"他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一定是我做得不好,不能令他滿意。"回過頭來反省,改過自新。所以修行人的心地清凈、平等、慈悲,沒有一個惡的念頭,沒有一個不善的行為。與大眾相處,只記別人的好處,只記別人的恩德,決定沒有不善、抱怨的念頭,這樣才能修到純善。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要不是上善,雖然具足信愿行也不能往生,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善心、善行從哪里培養出來的?是從一切順逆境界、善惡人緣,從這里頭修養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