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一名乞丐掏錢買iPhone6
溫州乞丐萬元現金買iPhone6
據網友@素小姐_ 在微博爆料,一名疑似乞丐用一萬多元現金買2臺iPhone6Plus。微博稱,這年頭,乞丐都用蘋果6了,你還在用什么?經求證,事發在瑞安萬松路44-46號的一家手機店里。銷售員@就是儲婷婷:他直接要屏幕大的,看中了蘋果6plus。我說這個很貴,要60多張。他說買兩個。他沒有卡,就去取1萬現金。>>
地鐵站乞丐數錢算收成 掏出iPhone6拍照留念
北京地鐵二號線復興門站,基本上天天能遇到這幾個乞討的。今天哥兒幾個正數錢算收成,右邊的乞討大哥從兜里掏出了iPhone6拍照留念。 >>
職業乞丐白天跪地乞討 晚上喝酒吃大閘蟹
據蘇州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惠志華介紹,身體殘疾和生活無著人員,在乞討者中占比其實并不大,絕大多數人是將乞討作為職業。們之所以定義為職業乞討,因為這些乞討人員他們把乞討當成一種致富的手段,老百姓在街面上看到的乞討人員,其實大部分都是這種職業乞討人員。
惠志華六年前就關注到這個群體,并纂寫了《試析蘇州市職業乞討群體現狀報告》,他研究發現職業乞討群體要的是源源不斷的金錢,完全不是無法解決食宿的生活無著人員。他們一個月的收入萬八千以上,我們曾經勸導一個職業乞討人員,他在蘇州一個小區租了一個房子,他房子里面的家具,包括電視、冰箱、灶具、一應俱全。一天乞討結束了,在家里喝個小酒,然后桌上有大閘蟹。 >>
職業乞丐變身全過程:爬行乞討 數錢卸妝 起身乘車
臺州溫嶺網友“小云”在溫嶺鄔根鎮政府工作,014年12月7日上午,他到溫嶺市石橋頭鎮辦事,聽到一個哀傷的聲音。循聲望去,他看到一個匍匐在地面的乞丐。“他趴在一塊滑板上,用兩手爬行。””小云”掏出5元錢放進乞丐的罐子里,隨后又有幾個好心人也過來放了點錢。“你是不是碰到什么困難了?需要幫助嗎?”“小云”問。他希望可以提供更多的幫助。沒想到,乞丐不耐煩地說:“你能幫助啥?不要擋我財路!你有這個能力嗎?”“小云”被嗆了正著,想想手頭的事忙完了,他決定跟蹤偷拍這個乞丐,看看他是不是假乞丐。恰好他愛好攝影,身上帶了相機。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原先癱瘓的乞丐,數著討來的錢,起身行走,攔了輛公交車回家了。>>
記者揭職業乞丐詐騙伎倆:瘸腿走路利索 啞巴能說話
很多濟南市民在歷山路歷下大潤發附近都見過這樣一幕:兩個年輕人給兩名老年乞討者喂飯、喂水,很多人因此被感動。但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乞討者至少有9個人,他們對外號稱是一家人,實際上是一個職業乞討團伙,靠“演戲”博取同情心。
“他是我公公,腿瘸了,我眼睛瞎看不見。”乞討老太說,他們是從安徽來的,前天坐火車到的濟南,晚上睡在火車站。但自稱雙目失明的流浪老太,卻向記者準確地指了指放在地上的出院記錄。而附近一位環衛工人則介紹,躺著的老頭腿腳根本沒有毛病,自己過馬路很利索。
政府應對真實乞討人員進行調查
人有貧窮富貴,但無高低貴賤,都應受到社會的保護和他人的尊重。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對真實乞討人員進行調查。這個調查也許歷時很長、難度很大,但十分必要,再結合調查結果實施相關的立法措施。任何時候,法律救濟都是第一位的。>>
政府應完善求助機構,建立流浪乞討人員信息網絡
行乞沒有錯,騙人錢財多了就是犯罪了。所以,我認為,一方面要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讓真乞丐得到有效救助。 目前的救助主要是采取說服、教育,對于救助難,就應該考慮制度設計是否合理?要讓這些流浪乞討人員接受救助,讓他們有飯吃,有地方住,又不嚴重侵犯他們的人權,這些應成為制度改革的重點和國家層面需要思考的重點。>>
相關部門應制定法律角度制止假乞丐行乞
從法律角度對假乞丐行乞的行為進行制止,對騙人錢財的“假乞丐”輕者罰款、拘留,重者依據金額讓他們遭受牢獄之災,特別是屢教不改、長期用這種欺騙的手段騙取善良人的施舍的,要予以重罰,還要構建社會誠信體系,將信息采集、公開與處罰相結合,并堅持下去。>>
執法部門應嚴打犯罪團伙誘拐強迫他人乞討
此前媒體報道,在東莞等地有犯罪團伙誘拐強迫別人乞討,甚至殘忍地將幼兒打成殘疾,變成乞討工具。這種行為已經和“職業乞討”無關,而是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乞討只不過是最終端的一種表現形式。這類犯罪,才是需要執法部門介入并加大打擊力度的。
構建社會誠信體系
誠信是道德之本,更是取得社會和公眾信任的基石。人人恪守誠信、濟貧幫困,誠信之舉,將會得到公眾的尊重和信任。不要因為社會上出現了假乞丐,就認為所有流浪人員都是大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