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劉宇:探索“不差錢”的公益模式
2015-01-14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只賺不賠”,這是生意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劉宇反復講過這句話。很少有人質疑他。在朋友的眼中,這位遼寧省政協委員、沈陽大道公益藝術館創始人創造了太多不可思議的資本故事,被朋友們戲稱為“資本俠”。

    從履歷上看,劉宇學醫出身,最初在沈陽當地頗有名氣的民營醫院做院長,后轉型金融,從事“穩賺”的小額貸款公司,投資公益文化建設,最近又致力于農業信息化產業。身邊的朋友說不清楚他到底在干什么,卻相信他掙錢的能耐。但這一次,當劉宇獨立投資他所說的這個“痛并快樂著”的文化項目時,熟悉他的人都有點“傻眼”。

    這個項目簡單來說,就是打造一個名為“大道”的非主流非營利性公益藝術館。用他自己的話說,在這個平臺,左手緊握藝術家,右手緊攥企業家,前者負責為其提供藝術作品,后者則負責捧場埋單,其所得便作為基金,用于教育公益事業。聽起來立意不錯,但作為一個投資巨大的商業行為就顯得有些離經叛道了。有人曾毫不客氣地說:3000多萬元的一次性投資,外加每年500萬元的運營開銷,只做公益沒有收入,將何以為繼?

    從“不給錢就刪電話號碼”到“讓你掏錢掏得開心”

    過了不惑之年的劉宇,盡管豐衣足食,但不乏困擾。“錢除了滿足生存的需求外還有什么價值呢”?如同他在自己的雜文《隨想集》里所說的,“近中年而略有小成,甚忐忑,恐重財利而傷心傷情……”劉宇說,我的所為不是在證明我有多么高尚,而是我現在還有激情,還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熱情。

    劉宇一直把它的公益稱之為“濟富濟貧”,為了讓有錢人心甘情愿地把腰包里的錢拿出來給有需之人,他開始琢磨周邊那些身價千萬的企業家朋友。但初次效果卻差強人意,用他自己的話形容,“沒想到,一個六一兒童節的公益活動,讓他們為孩子拿出3000塊錢的捐助都不愿意來。”

    無法形容當時沮喪的心情,回到家里,劉宇把這些“吝嗇鬼”的聯系方式刪得一干二凈,從此不再往來。那時的他,有種“年輕氣盛的理想主義”,幻想自己像唐吉歌德一樣執著一往無前,身后是沸騰著的千軍萬馬。

    在沈陽,他一家四口住著高檔小區的一套兩居室,常年穿著一雙80年代流行的黑布鞋,不會開車不吸煙,唯一的嗜好就是收藏書籍,在他的大道藝術館里,開放性地擺放著數萬冊各類書籍供朋友們觀閱。這聽上去和他的身價并不相符,但他樂此不疲。

    慢慢地,劉宇意識到,當初刪號碼的舉動多少有些“幼稚”。因為,不管家底多么殷實的人,在沒有任何物質和精神回報的前提下,讓他們掏腰包,都是“賠本買賣”,而公益的原則是自愿和持續,要“講策略、講方法、有耐心”。

    也因此,他總結了自己的公益原則,讓藝術家的公益行為獲得政府的表彰和企業家的友誼,讓企業家在做公益的時候獲得一份超出他所捐助價值的藝術品,讓孩子們獲得全社會的關愛。

    2013年8月,大道公益藝術館成立。這個坐落于沈陽市皇姑區的公益平臺,分為老照片館、書畫藝術館、油畫藝術館和藝術家活動中心4個主題場館,建筑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是國內第一個民間愛國主義教育中心、公益活動中心。

    劉宇說,這是他所能想到的實現藝術公益事業良性循環鏈條的最佳方式:大道藝術館搭臺、藝術家表演、企業家買票、孩子受益。

    2014年1月14日,沈陽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上百名遼寧省書畫家和省政協3位副主席及秘書長、各界委員、嘉賓企業家來到大道藝術館,參加劉宇創辦的第一屆“愛心圓夢”遼寧書畫義捐活動。那天,劉宇征集的義捐藝術作品達110多件,現場募集善款數十萬元,這個從全國范圍內來看或許并不起眼的慈善數字,卻創下了遼沈地區同類活動的最高紀錄。

    劉宇把籌來的錢捐給了合作單位沈陽市教育基金會,用來幫助沈陽市農民工子弟小學的孩子。其中,旨在捐助來沈務工人員子女的公益項目“四海一家親、成長心連心”活動,還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示范項目。

    既要參與公益,又能讓做公益的“有所值”

    企業家朋友拿到一份價值遠不止所捐善款的藝術作品,還有一份政府及慈善機構授予的榮譽證書,藝術家朋友有了大道藝術館免費提供的創作和展示平臺,還結交了一批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家朋友,各得其所。然而,對于承擔了所有經濟支出的劉宇來說,除了“照顧”好各方感受之外,如何讓這種模式能夠持續下去才是最大的難題。

    這個問題在他擔任民營醫院院長時就“侵擾”過他。在3年的院長工作中,他成立了民營醫院第一個黨支部,創辦了送醫溫暖工程,制定低保患者減免醫療費用政策,并開展送藥進社區、送藥進校園等惠民醫療服務,這些在公立醫院那里司空見慣的舉動,在同行眼中多少有點不務正業。

    但時間久了,這種另類卻讓劉宇贏得了友誼和尊重,他說,在民營醫院和民間金融歷練的近10年間,他最大的收獲不是利益,而是性格成就的輕利重義的口碑,并因此獲得了當年的五四青年獎章,當選為遼寧省政協委員。

    堅持大道公益藝術館的非商業化,這是劉宇對這個平臺的底線,大道公益平臺本身要保證其公益的“血統”,劉宇要做的就是在平臺之外思考生財之道。

    幾乎是同一時間,大道藝術館這邊剛落地,劉宇就和遼寧省供銷社斥資億元合股成立了省內第一家混合經濟所有制公益企業—遼寧供銷電信服務有限公司。因為創辦大道公益藝術館而租用了遼寧省供銷社大樓,又通過公益活動獲得了省供銷社領導班子的高度認可,劉宇促成了這個外人看來基本不可能的合作,這就是公益的力量。

    誠然,沒有任何盈利模式的大道藝術館讓他每年背負了500萬元的運營經濟負擔,劉宇說這是公益夢想的代價。那么成立國民企合營企業,建立旨在為農民兄弟服務的遼寧供銷e通網信息服務平臺,則是劉宇為公益夢想所尋找的經濟支點。

    這又是一單常人無法理解的生意。遼寧供銷e通網將通過向遼寧省內200萬名農民捐贈定制手機的形式,來構建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推動全省智慧城市信息化終端建設及普及。農民獲得的手機和其中訂制的信息化服務完全是免費的,正如劉宇在全國媒體鄭重承諾的,不與農民兄弟爭利是企業的發展原則,全心全意為農民兄弟服務是企業的宗旨。

    今年7月31日,隨著遼寧供銷e通網和葫蘆島市政府正式簽約,劉宇公益企業模式的經濟支點開始落地。

    畢竟在資本圈里打拼了多年,劉宇深諳新經濟時代思維的重要性。這也是他選擇這一項目作為他整個企業公益模式中“一條胳膊”的重要原因。用他的話說,跨界思維是項目的核心,“羊毛出在豬身上”,但“讓牛來埋單”,是項目的本質。

    “這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項目!”在7月31日的手機捐贈儀式上,劉宇當著當地政府、合作伙伴以及數家媒體的面如此表態,“我送給農民兄弟的不是單純的手機,農民兄弟需要的也不是施舍,而是可以幫助他們通過信息化服務致富的途徑和引領,遼寧供銷e通網致力于此。”

    更進一步說,劉宇給e通網的定位還是公益項目,他希望通過資本的杠桿力量及模式轉化來構建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推動全省智慧城市信息化終端建設及普及,這里核心的利益點和轉化點是第三方合作平臺,即中國電信遼寧公司。利用資本的力量服務于三農,助力電信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在多贏的基礎上向電信壟斷企業要效益是這個公益項目的商業核心。

    e通網啟動那天,來自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沙河營鄉的多位村支書頗為激動。鐘趙屯村黨支部書記趙鳳利告訴記者,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獲取農資信息難的問題。他說,老百姓以前最擔心的就是花錢買了種子、施了肥,玉米賣不出去,情況稍好些的推銷給了商販,但利潤也基本讓這些“二道販子”給賺了。

  讓行善統治商業成為企業的發展思想

  項目啟動之前,從未接觸過農業的劉宇做過一些“功課”,通過調研,他以三個“無法想象”來堅定自己的選擇:一是“北方的農民對農業信息的匱乏、需求和渴望程度是你無法想象的”;二是“地方政府每年對農業巨大的投入和扶持也是你無法想象的”,三是“農業信息化的前景也是你無法想象的”。以交易為龍頭,以信息技術和服務為兩翼,是遼寧農業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發展的核心。沒有農業信息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業現代化就不可能有農民兄弟的幸福生活。

  即便是當著運營商合作伙伴的面,劉宇也并不避諱說出自己對這個項目的真正理解,“它的商業模式更趨于‘殺富濟貧’,從運營商那里切割既得利益,攜其共同服務于百姓。”

  根據遼寧供銷e通網的設計,作為一個省級聯動、市級互動、個體農戶開放交流的三級信息平臺,其具有農業信息互動、農資推薦、專家指導、農戶交流、農業視頻、補貼查詢、價格信息、金融服務、繳費交易、投訴等綜合功能。葫蘆島市副市長胡徐騰稱其是“葫蘆島廣大農民兄弟的一件幸事”。

  事實上,在那以前,劉宇從未接觸過農村。母親是醫生,父親是啤酒廠的工程師,上面還有兩個年長的哥哥。小時候,因為乖巧,常幫大雜院里的鄰居們晾秋菜,打煤坯,總能得到鄰居們的偏愛,誰家做了什么好吃的,也總是少不了他的份。

  回過頭來看,這也是一種熏陶公益情懷的天然環境。劉宇說,“我一直認為當人蓋棺定論的時候,總結的不應是他的剩余價值,而是創造的財富的社會價值的再利用。”應該說,供銷電信公司和大道公益藝術館的模式體現了他核心的公益思想,即“匯同道、創模式、聚富散財”。

  如今,劉宇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被他所謂的“只賺不賠”理論折服。他的算賬方法聽起來很另類,不片面考慮金錢上的成本和收益,更多的是從社會效益上來看待整個項目的“進步性”,著力于第三方思維。

  一年來,公益模式的另一條胳膊—大道藝術館一共舉辦了包括志愿者和省孤兒學校留守兒童“慶新年.回家過年”公益活動、“慶六一關注兒童·攜愛同行”公益活動、志愿者為朝陽地區兒童捐衣贈書公益活動,同時還舉辦了“百年沈陽變遷展”、“東北抗聯抗日紀念展”、“抗日戰爭全景展”、“7月7日改造日本戰犯紀實展”等十數場大型公益展,同時,捐資50萬元和中國青年報社聯手推出“中國青年報進校園進寢室”免費贈閱公益活動,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

  “企業是應該有思想的,它體現在它的社會性上,而社會性更直接一點就是公益服務性。”劉宇說,社會進步和企業發展是有共性的,我們正在探索的不僅是公益思想,更是商業與公益模式的更多結合。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