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愈演愈烈,勞動人口短缺,家庭規模持續縮減,“單獨二孩”政策在呼聲中逐漸成型,然而“單獨二孩”的療效似乎“不盡人意”,面對“單獨二孩”政策,大多數人抱持“糾結”的心態,存在“不想生”、“不敢生”的問題,然而,在眾多因素“應接不暇之際,“不能生”卻成了肖女士的心頭痛,年逾四十的肖女士和丈夫經過一年努力,卻迫于女兒“以死相逼”不得不斬斷了維系十三周的“母子情”進行了終止妊娠手術。
13歲的女孩,成了“弒弟”的推手,這位被寵壞的小公主,不但制造了一個家庭的悲劇,也進而反映出“當代家庭教育”的弊端,其實雯雯的想法可以理解,習慣了嬌生慣養,對于一個還未理解“生命真諦”的孩子而言,還難以理解“終結妊娠”的嚴重性,作為獨生子女家庭“溺愛”教育的惡果,這樣的現象并非個例,當代家庭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多以自我為中心,且欠缺“撥亂反正”的社會教育,致使認知扭曲,價值觀畸形,且受社會負面影響,將“離家出走”、“自殺”等負面“橋段”編排到現實生活中,嚴重扭曲了成長過程中的心理構建,人格養成。
然而肖女士被迫“墮胎”的行為在為其悲傷之余,也再次反映出其對“教育真諦”仍未得到顛覆性的“重新認知”,這樣偏激的行為難以換回雯雯的心理健康以及觀念的重建,反而會讓其“任性”愈演愈烈,難以做到理解讓步,悲劇已不可挽回,而雯雯的心理問題卻不能放任不管,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亦不能忽視,面對這一社會現象還需要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出力,扳正其扭曲的價值觀,讓“個性畸形”衍生的“任性姐姐”成為昨天的故事。
“任性姐姐”是二胎“難產”的難路虎,是政策落實的閉門羹,想要借由“單獨二孩”政策來逆轉中國人口面臨的尷尬還需要時間來見證,這類悲劇的發生也拷問著社會存在的不容忽視的教育漏洞,還需要家庭與社會共同發力,共同迎接“單獨二胎”娃娃安心“落地”,讓“任性姐姐”變身“好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