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急功近利,讓教育創新淪為口號
2015-01-27來源:中國青年報
   讀了《中國青年報》1月15日文章《我們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教育創新》,我完全贊同作者的觀點,甚至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普及的常識。然而,單單從文章的標題我們就能夠看出一個問題,“更需要”恰恰說明現實中自下而上的教育創新是多么稀缺。

  盡管基層教育創新事例越來越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局部的、零散的、非制度化的自主創新和教育探索”,目前還是個別現象,仍然屬于“新聞事件”。各地教育局的文件上都在大談特談“教育創新”,很多不過是跟風趕時髦炮制話題而已,實質內容與創新沒多少關系。

  甚至可以說,某些教育主管部門的官員對教育創新絲毫沒有興趣,因為他們都急于在自己的任期內看到立竿見影的成績,哪有心思去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且,教育創新會讓一些官員很不放心:你教育創新能保證考高分出成績嗎?他們所謂的成績就是毫不含糊的“分數”。

  我在學校工作多年,深深感覺到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領導對教育創新的態度,說好聽一點是“葉公好龍”,口頭上講幾句,文件上寫幾行,表示自己沒有落后于時代,同時也是一種應付,但當地若真的有教師大膽實踐教育創新,突破了主管部門和學校的條條框框,領導們馬上就會出來“指導”“幫助”,實際就是批評警告甚至是堅決封殺。誰不按照領導的安排老老實實工作,那就是不服從領導,就是個人主義,如果不加以制止,勢必會有更多的教師“盲從”而讓領導被動。

  就算教育主管部門或者學校領導接受創新,也必須是在他們的部署下創新,要體現領導的智慧才行。要創新也得領導先創新,老師們只是把領導的“創新”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領導通過到外地考察,“借鑒先進經驗”弄出了一套新的教學模式,老師們都照本宣科按這模式上課,這就叫“新課改”,就是“教育創新”。如果是校長想出來的就稱之為“校本特色的教育創新”,是局長提出的就是“縣域特色的教育創新”。作為一線教師,你理解也得執行,不理解也得執行,你只有按照領導“教育創新”設計好的劇本去表演,領會了領導的意圖,你才能成為領導贊賞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課改標兵”,稱號有了,榮譽也就來了,職稱也能升了。

  應試教育陰魂不散,中小學生普遍課業負擔沉重,教育創新真正走進課堂了嗎?一些地方所謂的“教育創新課”“新課改課”都是在電教室、大禮堂、會議室表演的,這就是最生動的證明。

  一邊大喊教育創新,一邊又把教育創新的成果模式化用來表演,這是某些基層教育管理者的作風。在這樣的氛圍中,自下而上真正的教育創新會有多大的發揮空間?教育創新依然是稀缺資源。如果政績意識——說白了就是急功近利思維——主導的教育管理體制沒有改變,教育創新就依然只是底氣不足的口號。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