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每一個教師必須具有扎實淵博的知識、高尚的思想道德、豐富的教育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的技巧。老師必須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一個合格教師,必須具有靈活的教育機智,善于處理各種偶發事件和教育過程中的其它問題。教師對學生既要尊重信任,又要嚴格要求,防微杜漸,既一視同仁,面向全體,又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既適時適度,又持之以恒,既重視學習,又注意品德、體質的發展。
有關機構曾經對廣州、哈爾濱的中學教師進行抽樣心理測評,得出的結果是一半以上的教師都有心理問題,部分老師還有自殺、暴力、抑郁等極端傾向,多年來在學校,人們把太多的目光放在學生的教育方面而忽視了教師的心理健康。教師在工作、生活等多方壓力之余還要面對形形色色甚至頑劣的學生,勢必將“負性情緒”(又稱情緒垃圾)傳遞給學生,形成以暴制暴。
學校應該加強人文教育,強調從人本教育出發。從教師角度來講,應該完善自身素質,加強自我約束,通過談話、鼓勵等更有效的手段教育學生,通過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教師應該通過會議、集體交流等形式相互交流教學方式、技巧,避免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學生應該加強自身的素質,社會應該從多個角度加強學生的尊師、尊長教育,要懂得如何尊重、理解他人。
我國正在倡導“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在教育領域我們更應該提倡。教育的目的是使社會文明起來、使自我發展起來、使國家強大起來,同樣,文明也是實現教育目的的第一步,只有做到了在教師與學生保證文明、避免暴力的前提下,其他的學科教育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完善起來。
最后還是送一句陶行知的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