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紅嘴鷗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至昆明越冬開始,與這些“小精靈”共度春節成了眾多昆明人30年來不變的習慣。24日,海埂大壩聚集了眾多前來游玩的市民和游客,他們給紅嘴鷗喂食,與它們合影留念。
與那些翱翔空中與游人相戲的紅嘴鷗相比,楊水蘭身邊的精靈們則顯得格外安靜。“七年前,有一只海鷗被人撇到翅膀,渾身血淋淋的,我把它抱回來,拿藥水給它擦,喂了藥。”回憶起收留第一只紅嘴鷗的情景,楊水蘭歷歷在目。
楊水蘭獨自居住在大壩邊的鐵船里,靠撿拾礦泉水瓶和村里的少量分紅維持生計。七年間,她在這滇池孤島中獨自經營著“海鷗食堂”,用一雙長滿老繭還裂了很多口子的手,照料了近兩百只傷殘紅嘴鷗。
呆在楊水蘭鐵船附近的紅嘴鷗,或是被人撇斷了翅膀,或是被風箏線割斷了腿。每天它們只能在“孤島”上小心翼翼地踱步,對于人群的靠近,這些紅嘴鷗很警惕。但是只要楊水蘭一走上碼頭,它們就會爭先恐后地聚集過來要食物吃。
“今年他們的伙食不太好,就是面粉、玉米面。”楊水蘭說,以往都是給海鷗們喂餅干,今年村里分紅只有一千來塊,好心人偶爾會送些錢或食物來。喂食的時候,楊水蘭會注意觀察,哪些紅嘴鷗吃到了,哪些沒有吃到,就像母親喂飯給孩子,生怕哪個孩子餓著。
這些受傷的紅嘴鷗大部分無法飛回西伯利亞,只能留在昆明。每年6月到9月,是它們最難熬的日子。“它們張著嘴大口大口地呼氣,那時候只能喂軟軟的蛋糕,不注意喂食的就餓死了。”
雖然多數人都很珍視這些遠道而來的小精靈,但游客傷及紅嘴鷗事件每年都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大概有200只左右的紅嘴鷗傷亡。幸虧有了楊水蘭的這片“世外桃源”,讓部分受傷的紅嘴鷗得到了較好的照顧。為了防止人或者野貓野狗再次傷害到紅嘴鷗,楊水蘭還在碼頭上用漁網和鐵絲做了一個柵欄。
“有些受過傷的紅嘴鷗對人戒備心很強,雖然養了很多年,還是不讓我摸,只是偶爾站在我帽子上,這已經是它們最大限度的親近了。”楊水蘭說,希望人們不要傷害紅嘴鷗,“它們年年都來,是昆明的福氣,是昆明人的朋友。”